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板翅式冷却器的防串腔封板结构,包括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及设置在所述芯体两端的多个封头,相邻的两个所述封头之间以及所述封头的外侧分别布置有伸入所述芯体的大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伸入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内的大封板来分隔封头各腔体,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封板与相应的封条之间的焊缝,可完全隔离冷却器封头相邻的流体腔体,完全杜绝了串腔的可能性,是一种高可靠性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翅式冷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板翅式冷却器的防串腔封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板翅式冷却器的封头各腔之间以及封头腔体与外界之间均采用封板来隔离。如图I所示的水油复合式冷却器就采用这种结构,该冷却器包括并列的油冷芯体5与水冷芯体8,在油冷芯体5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油冷上封头12与油冷下封头6,在水冷芯体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水冷左半上封头11、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水冷下封头9,在油冷下封头6的外侧、油冷下封头6与水冷下封头9之间、水冷下封头9的外侧、水冷右半上封头10的外侧、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水冷左半上封头11之间、水冷左半上封头11与油冷上封头12之间、油冷上封头12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封板13,各个封板13分别通过氩弧焊焊接在油冷芯体5或水冷芯体8的封条4上。由于封板13与封条4为分体式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氩弧焊缝因气孔、夹渣等质量问题而使产品内流体对外泄漏,或使两腔流体之间串腔。对于水油复合式冷却器而言,一旦水油串腔,油会被乳化而失效,严重时往往会使贵重设备损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板翅式冷却器的防串腔封板结构,该结构可完全隔离板翅式冷却器相邻两流体腔体,杜绝串腔的可能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防串腔封板结构,包括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及设置在所述芯体两端的多个封头,相邻的两个所述封头之间以及所述封头的外侧分别布置有伸入所述芯体的大封板。与所述大封板相邻的所述芯体内的封条采用大封条,所述大封条的高度大于所述芯体内的其他封条。所述芯体包括油冷芯体与水冷芯体,所述油冷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油冷上封头与油冷下封头,所述水冷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冷左半上封头、水冷右半上封头与水冷下封头,所述油冷下封头的外侧、所述油冷下封头与所述水冷下封头之间、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外侧、所述水冷右半上封头的外侧、所述水冷右半上封头与所述水冷左半上封头之间、所述水冷左半上封头与所述油冷上封头之间、所述油冷上封头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所述大封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伸入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内的大封板来分隔封头各腔体,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封板与相应的封条之间的焊缝,可完全隔离冷却器封头相邻的流体腔体,完全杜绝了串腔的可能性,是一种高可靠性的结构。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板翅式冷却器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Λ图2中,包括油冷却器I、大封板2、大封条3、封条4、油冷芯体5、油冷下封头6、水冷却器7、水冷芯体8、水冷下封头9、水冷右半上封头10、水冷左半上封头11、油冷上封头12、封板13等。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板翅式冷却器的防串腔封板结构,包括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及设置在芯体两端的多个封头,相邻的两个封头之间以及封头的外侧分别布置有伸入芯体的大封板2 ;与大封板2相邻的芯体内的封条采用大封条3,大封条3的高度大于芯体内的其他封条4。如图2所示,是一种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水油复合式冷却器,包括并列固定在一起的油冷却器I与水冷却器7。油冷却器I包括油冷芯体5及设置在油冷芯体5两端的油冷上封头12与油冷下封头6。水冷却器7包括水冷芯体8及设置在水冷芯体8两端的水冷左半上封头11、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水冷下封头9。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水冷左半上封头11相邻,水冷左半上封头11与油冷上封头12相邻,水冷下封头9与油冷下封头6相邻。在油冷下封头6的外侧、油冷下封头6与水冷下封头9之间、水冷下封头9的外侧、水冷右半上封头10的外侧、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水冷左半上封头11之间、水冷左半上封头11与油冷上封头12之间、油冷上封头12的外侧分别固定有伸入油冷芯体5或水冷芯体8的大封板2。大封板2相当于原来的封板13与相应的封条4的合成体。本专利技术使用伸入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内的大封板2来分隔封头各腔体,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封板13与相应的封条4之间的焊缝,可完全隔离冷却器封头相邻的流体腔体,完全杜绝了串腔的可能性,是一种高可靠性的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防串腔封板结构,包括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及设置在所述芯体两端的多个封头,其特征是相邻的两个所述封头之间以及所述封头的外侧分别布置有伸入所述芯体的大封板⑵。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串腔封板结构,其特征是与所述大封板(2)相邻的所述芯体内的封条采用大封条(3),所述大封条(3)的高度大于所述芯体内的其他封条(4)。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串腔封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芯体包括油冷芯体(5)与水冷芯体(8),所述油冷芯体(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油冷上封头(12)与油冷下封头(6),所述水冷芯体(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冷左半上封头(11)、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水冷下封头(9),所述油冷下封头(6)的外侧、所述油冷下封头(6)与所述水冷下封头(9)之间、所述水冷下封头(9)的外侧、所述水冷右半上封头(10)的外侧、所述水冷右半上封头(10)与所述水冷左半上封头(11)之间、所述水冷左半上封头(11)与所述油冷上封头(12)之间、所述油冷上封头(12)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所述大封板(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板翅式冷却器的防串腔封板结构,包括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及设置在所述芯体两端的多个封头,相邻的两个所述封头之间以及所述封头的外侧分别布置有伸入所述芯体的大封板。本专利技术使用伸入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内的大封板来分隔封头各腔体,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封板与相应的封条之间的焊缝,可完全隔离冷却器封头相邻的流体腔体,完全杜绝了串腔的可能性,是一种高可靠性的结构。文档编号F28F3/10GK102937390SQ2012104881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曹勇, 周淑曦, 宋琪 申请人: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串腔封板结构,包括板翅式冷却器芯体及设置在所述芯体两端的多个封头,其特征是:相邻的两个所述封头之间以及所述封头的外侧分别布置有伸入所述芯体的大封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周淑曦,宋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