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抗震抗风
,具体是指一种多维碰撞耗能质量摆阻尼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结构振动控制已经成为工程抗震抗风领域最热门的减振技术之一。由于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构振动控制通常分为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和混合控制(即主动与被动控制的组合)。其中,阻尼器(也称控制装置)作为控制技术的核心组成直接影响控制技术的实施。主 动控制是利用外部能源提供控制力来减小结构在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虽然其控制效果显著,但需要输入外部能量,且对控制器设置技术要求较高,费用较大,工程应用较为困难。被动控制则不需要外部能源,造价低廉,易于实现与应用,且具备较好的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维碰撞耗能质量摆阻尼器,该阻尼器能够减小所在结构的振动反应,解决结构抗震抗风问题。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维碰撞耗能质量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由质量球、钢索、金属圆筒及粘弹材料层组成,所述金属圆筒为开口竖直向下的倒置筒,所述质量球、钢索、及粘弹材料层均位于所述金属圆筒内,其中,质量球和钢索位于金属圆筒的中部,钢索的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维碰撞耗能质量摆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器由质量球、钢索、金属圆筒及粘弹材料层组成,所述金属圆筒为开口竖直向下的倒置筒,所述质量球、钢索、及粘弹材料层均位于所述金属圆筒内,其中,质量球和钢索位于金属圆筒的中部,钢索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金属圆筒的筒底板,钢索的下端与质量球固定连接,质量球在金属圆筒筒内呈悬吊状,所述粘弹材料层贴附式设置在金属圆筒的内壁上,粘弹材料层的设置位置使其能够当质量球在金属圆筒筒内发生摆动时与质量球发生碰撞,从而起到吸收能量、耗能减振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新,李宏男,付兴,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