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在新建铁路、高速公路等支架现浇连续梁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护施工中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网越来越密集,且多数均为电气化铁路,新建铁路、公路等需上跨电气化铁路施工日益增多,设计多采用连续梁进行跨越,但有些受线路纵坡影响,上跨净空小,上跨桥梁距离既有铁路27KV带电体接触网承力索较近,不能保障有效的安全距离。目前施工此类跨铁路现浇连续梁,常规施工方法均为在跨铁路处搭设防护棚架,将施工区与线路隔离,然后再架设跨铁路现浇门架,但这种方法需占用较大净空,导致防护棚架顶部纵梁距离接触网承力索距离不足,即距离27KV高压电绝缘距离不足,若该绝缘距离小于铁路供电部门要求的Im将导致无法进行连续梁的现浇施工。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经开区特大桥于DK470+344处上跨合武绕行下行线铁路,交叉角度为26°,设计为(32+48+32)m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合武绕行下行线铁路为电气化铁路,通行动车组,设计时速为160km/h,设有27KV高压的接 触网承力索。受线路纵坡影响,连续梁底距离高压接触网承力索仅为I. 15m,给连续梁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 ...
【技术保护点】
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其特征是:在既有铁路(1)的上方设置防护棚架,所述防护棚架是在既有铁路(1)的两侧设置混凝土基础(2),在两侧混凝土基础(2)上间隔设置棚架立柱(3),所述棚架立柱(3)的顶部设置有棚架横梁(4),两侧相对位置上的棚架横梁(4)之间架设棚架纵梁(5);在所述棚架纵梁(5)的顶部满铺钢垫板(5a),在所述钢垫板(5a)的顶部铺设方木构成现浇门架,用于施工连续梁的连续梁底模直接铺设在所述方木上;所述棚架纵梁(5)采用工字钢,在所述棚架纵梁(5)的中段、位于棚架纵梁工字钢的底板及腹板上,以高压防电绝缘板(6)在工字钢的表面形成包裹,以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兵,周雄好,马海贤,王建斌,匡建国,杨少龙,黄景新,朱善美,张道喜,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