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浅海裸露基岩上搭设的深水钢栈桥及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970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在浅海裸露基岩上搭设的深水钢栈桥及平台,包括插打入基岩、底端具有齿状结构的桥墩钢管桩,横向、纵向连接相邻桥墩钢管桩的平联管,设置在纵向相邻桥墩钢管桩之间的剪刀撑,在桥墩钢管桩顶端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并通过焊接连接的帽梁、横向分配梁、纵向承重梁、垫梁和桥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浅海、跨河基岩裸露海水较深区域钢栈桥、平台、码头工程等。该方法施工简单、快速,使用小型通用机械设备即可完成、操作方便,施工质量高成本低。不仅适用于覆盖层较厚的区域,而且适用于覆盖层较少,无覆盖层的海床区域,施工现场适应性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适用于浅海、跨河基岩裸露海水较深区域钢栈桥、平台、码头工程等。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浅海裸露基岩上搭设深水钢栈桥及平台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钢栈桥、平台、码头等工程,在基础设施中是常用的建筑形式,浅海、河道因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钢管桩施工较为容易。而在海湾、河道流速较大的区域,泥沙淤积较少或没有,而岩石裸露,在这种情况下,钢管桩插打施工难度大,很难打入岩层足够的深度,因此桩身的稳定性很难保障。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例如公告号为 CN10219177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裸露基岩人造基床与挑梁相结合的稳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人造基床的结构设计;(2)人造基床抛投及成型;(3)钢套筒沉放;(4)群桩的稳桩施工。即在嵌岩桩区域抛设沙袋和袋装碎石层形成人工覆盖层来满足施工期的稳桩要求。其施工过程中,其施工量大,施工人员的劳动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实用、成本低、适应性强的、适于在浅海裸露基岩上搭设的深水钢栈桥及平台。本技术提供的在浅海裸露基岩上搭设的深水钢栈桥及平台,包括插打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浅海裸露基岩上搭设的深水钢栈桥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打入基岩的桥墩钢管桩(1),横向、纵向连接相邻桥墩钢管桩(1)的平联管(2),设置在纵向相邻桥墩钢管桩(1)之间的剪刀撑(3),在桥墩钢管桩(1)顶端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并通过焊接连接的帽梁(7)、横向分配梁(4)、纵向承重梁(5)、垫梁(6)和桥面板(8),所述桥墩钢管桩(1)的底端具有齿状结构,在所述桥墩钢管桩(1)的侧面插打有倒直角三角形斜桩(9)对其进行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建刚孙剑峰雷权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