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银抗菌真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678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抗菌真丝的制备方法。将未脱胶的真丝线或制品置于中性丝蛋白盐混合液中脱去丝胶后,将其浸泡于硝酸银水溶液中处理,再置于植物叶片提取物分散液中浸轧处理,取出后经水洗、烘干或晾干,得到一种原位生成纳米银的抗菌真丝线或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对丝素纤维的部分原纤结构分离或膨化,再经两步浸渍,依次实现真丝表面和纤维内部对银离子的吸附固定、原位生长和还原,生成的纳米银渗透分散于真丝纤维/织物内部和表面,得到的纳米银抗菌真丝产品具有长效抗菌功能和良好的耐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品后整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在注重服装美观、舒适性的同时,对其卫生保健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丝制品以其质地轻柔、外观华丽、吸湿透气、滑爽舒适等特性备受人们的青睐,天然蛋白质结构使真丝成为对人体具有很好亲和力的纺织材料,但也是细菌滋生繁衍和传播的适宜场,细菌的繁殖不仅使真丝制品变色、发霉和降解,还危害人们健康,因此,研究和开发抗菌真丝制品意义重大。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一些纳米无机抗菌剂因具备显著的广谱抗菌性能而被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其中银系抗菌剂因抗菌能力强,效果持久、安全性良好,被大量用 于纺织品抗菌整理。抗菌纺织品的开发通常采用原液纺丝法和后整理法,作为天然纤维,真丝制品的抗菌加工主要采用后整理法,即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共价交联、接枝、聚合和配位结合等方式)将抗菌整理剂吸附或固着在真丝制品上。当前,大多数真丝制品的抗菌整理均采取抗菌剂对制品直接浸泡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抗菌剂仅仅停留在真丝线或其制品的表面且结合力弱,极易脱落导致抗菌性能不够持久、制品抗菌耐洗性倉泛垄I。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抗菌真丝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银抗菌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浴比1:40~1:60,将未脱胶的真丝线或制品置于中性丝蛋白盐混合液中,在40~60℃的温度下恒温浸渍20~60min进行脱胶处理,经洗涤、烘干,得到真丝熟丝线或制品;(2)按浴比1:20~1:40,将真丝熟丝线或制品置于浓度为0.01~1wt%的硝酸银水溶液中,?在20~50℃条件下浸泡1~100?min;(3)按浴比1:30~1:60,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真丝熟丝线或制品置于植物叶片提取物分散液中,?在25~8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浸轧处理,取出后水洗、烘干或晾干,得到一种原位生成纳米银的抗菌真丝线或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红陈宇岳熊佳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