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4523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机壳;静涡盘,所述静涡盘的一侧端面固定对接所述机壳的内端面;动涡盘,所述静涡盘的另一侧端面配合所述动涡盘;还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设于机壳与静涡盘对接处,所述密封腔包括气体排出腔和油气分离腔,所述气体排出腔连通油气分离腔;所述静涡盘固定对接机壳内端面的一侧设有静涡盘油气分离槽,所述静涡盘油气分离槽包括:静涡盘油气分离直槽和静涡盘油气分离弯槽,静涡盘油气分离直槽连通所述静涡盘油气分离弯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 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涡旋式压缩机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空调用压缩机,优点是转速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简单。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压缩机都没有设计油气分离结构,部分压缩机具有油气分离机构,但油气分离都不够彻底。不设计油气分离的压缩机靠空调系统来回油,以致冷冻油进入蒸发器及冷凝器,阻碍系统换热使制冷效果下降,同时压缩机容易缺油,致使压缩机传动部件干摩擦磨损。油气分离不够彻底的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导致有部分冷冻油随气体一起流入空调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积累,使得整个系统中的冷冻油含量越来越高,致使换热效率下降,严重时也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有些虽然成功实现了油气分离,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在现有技术I中,一种在静涡盘排气孔上方安装有单独的分离板和滤网结构的油气分离装置,通过此装置使从排气孔排出的高速高压的带油气体可以首先与分离板接触,使其中的油吸附在分离板上,然后流入高压腔底部的集油槽中被引入低压腔中,而含油量大大降低后的带有压力的气体则流经滤网从排气口排出进入系统中,从而完成了油气分离。这种分离机构虽然实现了油气分离,但是分离的还不够彻底,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机壳(100);静涡盘(200),所述静涡盘(200)的一侧端面固定对接所述机壳(100)的内端面;动涡盘(300),所述静涡盘(200)的另一侧端面配合所述动涡盘(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腔(400),所述密封腔(400)设于机壳(100)与静涡盘(200)对接处,所述密封腔(400)包括气体排出腔(410)和油气分离腔(420),所述气体排出腔(410)连通油气分离腔(420);所述静涡盘(200)固定对接机壳(100)内端面的一侧设有静涡盘油气分离槽(220),所述静涡盘油气分离槽(220)包括:静涡盘油气分离直槽(221)和静涡盘油气分离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机壳(100); 静涡盘(200),所述静涡盘(200)的一侧端面固定对接所述机壳(100)的内端面; 动涡盘(300),所述静涡盘(200)的另一侧端面配合所述动涡盘(30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腔(400),所述密封腔(400)设于机壳(100)与静涡盘(200)对接处,所述密封腔(400)包括气体排出腔(410)和油气分离腔(420),所述气体排出腔(410)连通油气分离腔(420); 所述静涡盘(200)固定对接机壳(100)内端面的一侧设有静涡盘油气分离槽(220),所述静涡盘油气分离槽(220)包括静涡盘油气分离直槽(221)和静涡盘油气分离弯槽(222),静涡盘油气分离直槽(221)连通所述静涡盘油气分离弯槽(22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油气分离直槽(2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静涡盘油气分离弯槽(222)连通,并且连通处靠近静涡盘油气分离弯槽(222)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0)上设有排气管(140),所述排气管(140)连通所述油气分离腔(42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0)内端面设有机壳气体排出槽(110)和机壳油气分离槽(120),所述静涡盘(200)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盼任光远周友兵陈雪峰王立成彭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