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72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马达,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处理器、第二通信单元、继电器,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组装方便,在不需要手动接通或断开设备的电源的前提下,实现对设备的完全开启或关闭,安装更加灵活,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的驱动、起重机械、及电动工具等方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马达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效马达,进行组装时,主要事先依序组装该定子、扣环及套环,并将该转子的轴心穿伸该套环及扣环后,再与该轴承进行结合,其中利用该扣环具有数个切口的设计,使得该轴心能够借助施力而迫入且穿伸该扣环的中心孔,以供该扣环可顺利卡入该扣环槽中,借此,该现有马达于实际运作过程中,即可借助该扣环有效防止该转子脱离该壳体,但是组装起来比较麻烦,制造工序复杂、增加了成本,另外,这些高效马达大多在易燃、易爆连续作业的环境中使用,使用中易发生故障,使连续生产的作业链终断,即便是几分钟,造成的损失将是电机本身售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因故障引发周围环境爆炸,则后果更不堪设想,而且发生故障后还要人力专门进行检查排除故障,想要关闭设备还必须到设备本体开关进行关闭,跟人们带来很大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组装方便,在不需要手动接通或断开设备的电源的前提下,实现对设备的完全开启或关闭,安装更加灵活,使用方便的新型智能马达。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能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支撑部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定子通过组装孔套设在轴管外表面,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外侧,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放置于轴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限位槽,用于通过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支撑部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定子通过组装孔套设在轴管外表面,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外侧,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放置于轴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富资
申请(专利权)人:澜樱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