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丹伟专利>正文

一种带附属装置的电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372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附属装置的电机,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附属装置,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附属装置为故障预警装置,所述故障预警装置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设置预设输入端和分析子模块,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能提供故障早期预警,及时发现各电机单元存在的故障隐患,主动对各电机单元进行保养,使故障防范于未然,安装更加灵活,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带附属装置的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效电机,进行组装时,主要事先依序组装该定子、扣环及套环,并将该转子的轴心穿伸该套环及扣环后,再与该轴承进行结合,其中利用该扣环具有数个切口的设计,使得该轴心能够借助施力而迫入且穿伸该扣环的中心孔,以供该扣环可顺利卡入该扣环槽中,借此,该现有电机于实际运作过程中,即可借助该扣环有效防止该转子脱离该壳体,但是组装起来比较麻烦,制造工序复杂、增加了成本,另外,这些高效电机大多在易燃、易爆连续作业的环境中使用,使用中易发生故障,使连续生产的作业链终断,当电机存在故障时,不能及时的提示人们进行维修,往往给电机带来更大的损坏,而且,需要停顿维修,即便是几分钟,造成的损失将是电机本身售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因故障引发周围环境爆炸,则后果更不堪设想,而且发生故障后还要人力专门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能提供故障早期预警,及时发现各电机单元存在的故障隐患,主动对各电机单元进行保养,使故障防范于未然,安装更加灵活,使用方便的带附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附属装置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附属装置,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支撑部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定子通过组装孔套设在轴管外表面,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外侧,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放置于轴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附属装置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附属装置,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支撑部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定子通过组装孔套设在轴管外表面,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外侧,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放置于轴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限位槽,用于通过限位部设置的扣持片扣入限位槽,将各部件卡紧;所述附属装置为故障预警装置,所述故障预警装置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各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丹伟
申请(专利权)人:庄丹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