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241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属于实验装备领域;虚拟实验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箱、适配器;计算机通过RS-232接口分别与适配器和虚拟实验箱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检测信号线和RS-422串口与虚拟实验箱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另一个RS-422串口与适配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构建的实验教学系统,将有形的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转化为虚拟实验,根据可编程控制器输入模块采集的现场信息及输出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实时动态仿真现场的设备和场景;还可以构建不同的工业控制系统,并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展现虚拟环境,同时,投资小、拓展性强、维护需求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属于实验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工业现场中常与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组成控制系统,完成工业现场的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是大中专院校开展控制类实验教学经常使用的实验装置,一般由可编程控制器及各种模拟实物对象的实验箱组成,实验者根据控制要求利用实验装备构建控制系统完成相应的控制实验。该种实验系统需要真实的控制对象及相应的传感器,因此,实验设备投资巨大且控制对象固定,难于灵活、全面的构建复杂工业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构建的实验教学系统,将有形的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转化为虚拟实验,根据可编程控制器输入模块采集的现场信息及输出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实时动态仿真现场的设备和场旦-5^ O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包括计算机I、可编程控制器2、虚拟实验箱3、适配器4 ;计算机I通过RS-232接口分别与适配器4和虚拟实验箱3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通过检测信号线5和RS-422串口与虚拟实验箱3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通过另一个RS-422串口与适配器4连接。所述的计算机I、可编程控制器2都内置有虚拟实验程序;虚拟实验箱3设有液晶屏及用于显示监测控制信号的彩灯。所述的计算机I、可编程控制器2、虚拟实验箱3、适配器4均为市售的普通元件,适配器4的具体型号根据计算机I和可编程控制器2选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构建的实验教学系统,将有形的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转化为虚拟实验,根据可编程控制器输入模块采集的现场信息及输出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实时动态仿真现场的设备和场景;本系统还可以构建不同的工业控制系统,并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展现虚拟环境,同时,投资小、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拓展性强、维护需求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计算机、2-可编程控制器、3-虚拟实验箱、4-适配器、5-检测信号线。具体实施方式3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所示虚拟实验系统,包括计算机I、可编程控制器2、虚拟实验箱3、适配器4 ;计算机I通过RS-232接口分别与适配器4和虚拟实验箱3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通过检测信号线5和RS-422串口与虚拟实验箱3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通过另一个RS-422串口与适配器4连接。所述的计算机I、可编程控制器2都内置有虚拟实验程序;虚拟实验箱3设有液晶屏及用于显示监测控制信号的彩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I)通过计算机虚拟构建具体检测设备及控制对象;(2)根据可编程控制器输入模块采集的现场信息及输出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利用计算机实时动态仿真工业现场的设备和场景;(3)通过虚拟实验箱模拟检测信号,并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接口 ;(4)利用实验箱装置上的液晶屏及彩灯显示监测并且进行信号控制。本技术除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可进行工业现场控制的PLC软件测试,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被控对象和控制效果。本技术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技术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虚拟实验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箱、适配器;计算机通过RS?232接口分别与适配器和虚拟实验箱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检测信号线和RS?422串口与虚拟实验箱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另一个RS?422串口与适配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虚拟实验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箱、适配器;计算机通过RS-232接口分别与适配器和虚拟实验箱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检测信号线和R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娴吴张永段振华牛骁张婕王庆辉吴喜温成卓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