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融合机、光、电、气于一体的自动化检测生产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1.一种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一组执行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执行单元相连,且所述的执行单元首尾相连,形成循环运行;所述控制单元包括:CPU模块、人机界面、驱动模块及按钮模块;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上料单元、行车机械手单元、提升机单元、一组输送滚床单元、直线位移输送单元、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滑撬堆垛单元、滑撬解垛单元、二个滑撬转向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学生自行组装设计,不拘束于一种模式,能开拓创新思维,而且直观,易学,易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教学系统,具体为一种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
技术介绍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随着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扯动了工业生产现场的流水线作业需要,在这种特殊的大环境下,PLC在工业现场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同时带给现代工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新型实训教学迫使各高等院校(大中专、中高职)工科开设了不少机械加工、自动化等课程,但是面对新型实训教学改革还不彻底,尚留有“学科型”教学 的影子的现状,很多老师不知教学从何入手,学生们对于所谓的“工业现场”根本就是一片 陌生,更无从谈起了解学习了,而传统的理论教学也无法让学生们走出迷潭,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够合理完整的模拟出整个工业自动生产线的具体运行情况的教学装置的研发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融合机、光、电、气于一体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I. 一种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一组执行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执行单元相连,且所述的执行单元首尾相连,形成循环运行;所述控制单元包括CPU模块、人机界面、驱动模块及按钮模块;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上料单元、行车机械手单元、提升机单元、一组输送滚床单元、直线位移输送单元、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滑撬堆垛单元、滑撬解垛单元、二个滑撬转向单J Li ο所述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单元上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于上料单元右侧,用于检测上料台有无工件;所述的行车机械手单元,其包括交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及驱动器、涡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双导杆平行气夹,所述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涡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带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上的齿轮在齿条上旋转,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滚珠丝杠旋转带动双导杆平行气夹上下移动,所述双导杆平行气夹用于夹取汽车模型;所述提升机单元,其包括电感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变频器、刹车交流减速电机,所述变频器驱动刹车交流减速电机,所述光电编码器(8)对升降的速度、距离、方向进行检测;所述直线位移输送单元,其包括输送滚床、限位开关、第一直流减速电机、同步带/轮传动机构、电感传感器,所述第一直流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及直线位移站移动,所述电感传感器检测滚床出入口滑撬的位置,实现传输定位。所述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其包括无杆气缸、导杆气缸、单杆气缸、双导杆平行气夹,所述无杆气缸、导杆气缸、单杆气缸由单控电磁阀控制,所述双导杆平行气夹由双控电磁阀控制;所述滑撬堆垛单元,其包括第二直流减速电机及驱动器、输送滚床,所述第二直流减速电机及驱动器驱动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滚珠丝杠转动,带动连杆机构运动达到输送滚床自动升降的功能;所述滑撬解垛单元,其包括第二直流减速电机、连杆机构,所述第二直流减速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滚珠丝杠转动,带动连杆机构运动达到输送滚床自动升降的功能,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所述滑撬转向单元,其包括继电器、第一直流减速电机、第三直流减速电机、滚轮导轨,所述第一直流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第三直流减速电机在滚轮导轨上运行,所述继电器控制第一直流减速电机、第三直流减速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反转。所述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训系统配备一实训台,所述执行单元按生产流程顺序分布在所述实训台上。所述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训系统还包括一控制柜,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控制柜内,并通过航空电缆线与实训对象连接。所述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台周边还配有走线槽和接线端子。所述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滚床单元为5个或6个。所述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训系统还还配备有一专用气泵,用以提供持续稳定的气路气压。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学生自行组装设计,不拘束于一种模式,能开拓创新思维,而且直观,易学,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工件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流程图;图3-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上料单元主视图;图3-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上料单元左视图图4-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行车机械手单元主视图;图4-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行车机械手单元左视图;图4-3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行车机械手单元右视图;图5-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提升机单元主视图;图5-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提升机单元右视图;图6-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输送滚床单元俯视图;图6-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输送滚床单元主视图;图7-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主视图;图7-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右视图;图8-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直线位移输送单元主视图;图8-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直线位移输送单元俯视图;图9-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堆垛单元主视图; 图9-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堆垛单元左视图;附图说明图10-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解垛单元主视图;图10-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解垛单元左视图;图11-1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转向单元主视图;图11-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滑撬转向单元俯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控制柜单元主视图;图13技术一典型实施例控制单元CPU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一组执行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执行单元相连,且所述的执行单元首尾相连,形成循环运行。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U模块、人机界面、驱动模块及按钮模块。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上料单元、行车机械手单元、提升机单元、5-6个输送滚床单元、直线位移输送单元、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滑撬堆垛单元、滑撬解垛单元、二个滑撬转向单元。所述的上料单元上设有光电传感器1,所述光电传感器I安装于上料单元右侧,用于检测上料台有无工件。所述的行车机械手单元,其包括交流伺服电机2、步进电机3及驱动器、涡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4、齿轮齿条传动机构5、滚珠丝杠传动机构6、双导杆平行气夹7,所述交流伺服电机2驱动涡轮蜗杆减速传动机构4带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5上的齿轮在齿条上旋转,所述步进电机3驱动滚珠丝杠传动机构6的滚珠丝杠旋转带动双导杆平行气夹7上下移动,所述双导杆平行气夹7用于夹取汽车模型。所述提升机单元,其包括电感传感器13、光电编码器8、变频器、刹车交流减速电机9,所述变频器驱动刹车交流减速电机9,所述光电编码器8对升降的速度、距离、方向进行检测。所述输送滚床单元,其包括第一直流减速电机10、同步带/轮传动机构11,所述第一直流减速电机10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11驱动滚筒12转动。所述直线位移输送单元,其包括输送滚床14、限位开关、第一直流减速电机10、同步带/轮传动机构11、电感传感器13,所述第一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自动检测生产线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一组执行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执行单元相连,且所述的执行单元首尾相连,形成循环运行;所述控制单元包括:CPU模块、人机界面、驱动模块及按钮模块;?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上料单元、行车机械手单元、提升机单元、一组输送滚床单元、直线位移输送单元、四轴搬运机械手单元、滑撬堆垛单元、滑撬解垛单元、二个滑撬转向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圣,艾光波,杨笑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