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577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汽锅炉悬吊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包括支架、前横梁、后横梁、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左行走梁、右行走梁、第一吊车、第二吊车、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该悬吊装置可完成一次、二次对流段门板的吊离,不需在二次对流段顶部再设置一套悬吊装置,操作方便;采用手动单轨小车,有效保证行走梁位移的准确性;导轨与横梁的一体化设计有效增强了横梁的刚度,提高了悬吊装置的安全性;调节装置可灵活调整短(长)连杆的连接尺寸,便于现场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
,是一种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
技术介绍
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的对流段由一次对流段、二次对流段组成,一次对流段位于二次对流段之上,由于锅炉燃料在燃烧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灰分,因此在锅炉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一次对流段、二次对流段的管圈表面会出现积灰现象,造成锅炉对流段管圈吸收热量减少,锅炉热效率降低,通常,吹扫工作在完成一次对流段门板的吊离后,还要再在二次对流段顶部再设置一套悬吊装置,操作复杂,在更换悬吊装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利于现场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更换悬吊装置操作复杂、安全系数低和现场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包括支架、前横梁、后横梁、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左行走梁、右行走梁、第一吊车、第二吊车、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自左至右的前横梁和自左至右的后横梁,前横梁上固定有前导轨,后横梁上固定有后导轨,前导轨的左部卡装有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前导轨的右部卡装有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的左部卡装有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的右部卡装有第四手动单轨小车,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和第三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行走梁,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行走梁,左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右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均可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左滚轮、右滚轮、连接轴、导链和齿轮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上部左右两边分别固定安装有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对应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下方位置分别安装有左滚轮和右滚轮,第一固定板的前部安装有齿轮组,齿轮组的驱动轮上安装有导链,齿轮组的动力输出轴与左滚轮和右滚轮的转轴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左滚轮和右滚轮同步转动。上述在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上方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左行走梁的前端与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左行走梁的后端与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行走梁的前端与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行走梁的后端与第四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在第一固 定板的下端可通过防脱位螺栓固定安装有防脱位板,防脱位板的横截面为L型。上述第一固定板的前部可固定安装有固定盒,固定盒的下方有开口,齿轮组固定安装在固定盒内,导链的下部位于固定盒下方开口的外部。上述第一吊车、第二吊车、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均可包括吊杆、上连杆、调节装置、下连杆和U形套卡;吊杆的上部固定安装在左行走梁或右行走梁上,吊杆的下部与上连杆的上部铰接在一起,上连杆的下部与调节装置的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下连杆的上部与调节装置的下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下连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U形套卡。上述调节装置的内部可有内腔,调节装置的上端可有与内腔上端相连通的左旋螺纹孔,调节装置的下端可有与内腔下端相连通的右旋螺纹孔,上连杆的下部外侧有左旋外螺纹,下连杆的上部外侧有右旋外螺纹,上连杆的下部通过左旋螺纹孔固定安装在调节装置的内腔上部,下连杆的上部通过右旋螺纹孔固定安装在调节装置的内腔下部。上述U形套卡上可有与门板上的吊孔相对应的圆孔。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该悬吊装置可完成一次、二次对流段门板的吊离,不需在二次对流段顶部再设置一套悬吊装置,操作方便;采用手动单轨小车,有效保证行走梁位移的准确性;导轨与横梁的一体化设计有效增强了横梁的刚度,提高了悬吊装置的安全性;调节装置可灵活调整短(长)连杆的连接尺寸,便于现场操作。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安装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安装使用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中手动单轨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中手动单轨小车与前导轨或后导轨配合使用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前导轨或后导轨安装使用时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前横梁,2为后横梁,3为前导轨,4为上连杆,5为调节装置,6为下连杆,7为左行走梁,8为U形套卡,9为凹槽,10为一次对流段槽钢顶框,11为一次对流段门板,12为第一固定板,13为第二固定板,14为左滚轮,15为连接轴,16为导链,17为右滚轮,18为左连接螺栓,19为右连接螺栓,20为防脱位螺栓,21为防脱位板,22为固定盒,23为吊杆,24为一次对流段平台,25为门板压板,26为二次对流段门板,27为圆孔,28为后导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4、7所示,该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包括支架、前横梁I、后横梁2、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左行走梁7、右行走梁、第一吊车、第二吊车、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自左至右的前横梁I和自左至右的后横梁2,前横梁I上固定有前导轨3,后横梁2上固定有后导轨28,前导轨3的左部卡装有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前导轨3的右部卡装有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28的左部卡装有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28的右部卡装有第四手动单轨小车,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和第三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行走梁7,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行走梁,左行走梁7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右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支架为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的一次对流段槽钢顶框10,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之间的距离与一次对流段门板 11的宽度相配,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之间的距离与一次对流段门板11的宽度相配,前导轨3和后导轨28可根据需要为工字型导轨。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5、6所示,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均包括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左滚轮14、右滚轮17、连接轴15、导链16和齿轮组;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之间的上部左右两边分别固定安装有左连接螺栓18和右连接螺栓19,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之间对应左连接螺栓18和右连接螺栓19下方位置分别安装有左滚轮14和右滚轮17,第一固定板12的前部安装有齿轮组,齿轮组的驱动轮上安装有导链16,齿轮组的动力输出轴与左滚轮14和右滚轮17的转轴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左滚轮14和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前横梁、后横梁、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左行走梁、右行走梁、第一吊车、第二吊车、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自左至右的前横梁和自左至右的后横梁,前横梁上固定有前导轨,后横梁上固定有后导轨,前导轨的左部卡装有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前导轨的右部卡装有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的左部卡装有有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的右部卡装有第四手动单轨小车,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和第三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行走梁,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行走梁,左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右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前横梁、后横梁、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左行走梁、右行走梁、第一吊车、第二吊车、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自左至右的前横梁和自左至右的后横梁,前横梁上固定有前导轨,后横梁上固定有后导轨,前导轨的左部卡装有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前导轨的右部卡装有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的左部卡装有有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后导轨的右部卡装有第四手动单轨小车,第一手动单轨小车和第三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左行走梁,第二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之间固定安装有右行走梁,左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右行走梁上由前至后固定安装有第三吊车和第四吊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第三手动单轨小车和第四手动单轨小车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左滚轮、右滚轮、连接轴、导链和齿轮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上部左右两边分别固定安装有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对应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下方位置分别安装有左滚轮和右滚轮,第一固定板的前部安装有齿轮组,齿轮组的驱动轮上安装有导链,齿轮组的动力输出轴与左滚轮及右滚轮的转轴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左滚轮和右滚轮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连接螺栓和右连接螺栓上方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轴,左行走梁的前端与第一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左行走梁的后端与第三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行走梁的前端与第二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行走梁的后端与第四手动单轨小车的连接轴的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在第一固定板的下端通过防脱位螺栓固定安装有防脱位板,防脱位板的横截面为L型。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的前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固定盒的下方有开口,齿轮组固定安装在固定盒内,导链的下部位于固定盒下方开口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的前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固定盒的下方有开口,齿轮组固定安装在固定盒内,导链的下部位于固定盒下方开口的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贡军民周建平林森明万喜军潘立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