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线圈绕制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454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连续式线圈绕制工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线饼的安装要求,确定线饼缠绕定位面;(B)将缠绕要求相同且相邻的线饼同时沿定位面确定的位置进行缠绕;(C)将部分线饼进行暂时定位,对另外一部分线饼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对被暂时定位线饼取出并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线饼中各种绝缘件及辅助材料的装配,并且将多饼式线圈分解成单饼式线圈绕制,具有绕制更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更好保证了变压器线圈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中,为减小损耗,在线圈绕制时一般在端部选取较窄的导线,以减小端部漏磁进而减小涡流损耗,但是导线宽度变窄后,对电密影响较大,很难选取到合适的尺寸。因此在常规电力变压器中,线圈端部漏磁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而使用双饼式结构绕制的线圈,将端部导线分成两个线饼,相当于减小了导线的宽度,可以有效的减小端部漏磁涡流损耗,但是双饼式线圈绕制非常困难,并且绕制效率低下,很多变压器厂家由于线圈绕制问题而放弃了此种结构形式线圈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利用新设计制作的特殊工装,将多饼式线圈有效的进行分割,方便饼中各种绝缘件及辅助材料的装配,并且将多饼式线圈分解成单饼式线圈绕制,有效地提高绕制效率及线圈质量。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线饼的安装要求,确定线饼缠绕定位面,(B)将缠绕要求相同且相邻的线饼同时沿定位面确定的位置进行缠绕;(O将部分线饼进行暂时定位,对另外一部分线饼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对被暂时定位线饼取出并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所述的线饼中的部分为角环、屏蔽线、层间支撑等相关部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步骤为(A)为在已绕制完成的线饼中插入一组托板,各托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托板与绕制过完成的线饼外侧面共同形成定位面;(B)对线饼进行缠绕时,每个线饼缠绕在同一平面上,且各线饼按线饼安装完毕后的上下顺序依次由上至下设置;(C)将各线饼位置进行换位,将最下位的线饼移至已绕制完成的线饼的上方,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按安装后由下向上的顺序依次将各线饼放置在安装完毕的相邻的下位线饼上方,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直至同时缠绕的各线饼均安装完毕,拆除托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步骤为(A)中所述的定位面由阶梯状定位件确定;(B)沿定位位绕制参数相同的一组线饼,每个线饼的导线由下向上依次缠于不同的定位面上;(C)抬起除最下部的线饼外的其它线饼,并对上部的线饼进行暂时定位,拆除定位件,先对最下部的线饼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由下向上依次放下相邻的上面一个线饼,并对其进行整理、安装线饼中的部件,直至同时缠绕的全部线饼均整理、安装完成。暂不进行附件安装的线饼的暂时定位方法可为多形式,具体可采用下述方法利用绑带将一组开口向外的U形卡具固定在绕线模上,将未整理好且不参与整理的上部线饼暂放于由U形卡具中;全部线饼的整理完成后,拆除绑带及U形卡具。在上述方法中,绑带及U形卡具的位置满足在暂时定位的线饼与正被操作整理的线饼之间应保留足够的操作空间的要求,以便于附件安装的操作。在上述方法中,步骤(A)中的线饼缠绕阶梯状定位件可采用底面及内侧面为相互垂直的平面、其斜面为阶段状表面的梯形块。在整个变压器线饼的缠绕、安装过程中,同一组相同的线饼整理安装完成后,根据变压器结构需要,安装另外一组线饼定位机构;在对变压器线饼进行缠绕时,先对线饼间有角环或者屏蔽线的线饼进行缠绕,再对线饼间没有角环或者屏蔽线的线饼进行缠绕。对于没有角环、屏蔽线等部件的相同线饼的同时绕制,同样可以采用两种步骤中的定位面,但不需要将其暂时定位,而是直接进行整理即可。本专利技术方便线饼中各种绝缘件及辅助材料的装配,并且将多饼式线圈分解成单饼式线圈绕制,具有绕制更方便、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更好保证了变压器线圈产品质量。附图说明 图I为实施例一缠绕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对部分线饼的部件进行安装时的结构示意 图3为实施例二缠绕完成后的结构示意 图4为实施例二对部分线饼的部件进行安装时的结构示意 其中,I、上部线饼导线,2、下部线饼导线,3、已绕制完成的线饼,4、定位块,5、绕线模,6、垫块,7、屏蔽线,8、层间支撑,9、角环,10> U形卡具,11、绑带,12、托板。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先对带有角环及屏蔽线的线饼进行绕制。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一组线饼的托板12,其操作步骤如下(A)将托板12插于已绕制完成的线饼3中,各托板12位于同一平面上,与已绕制完成的线饼3的外侧面共同构成定位面。(B)本实施例是对两个缠绕要求相同且位置相邻线饼同时进行缠绕,缠绕时,沿定位面确定的位置,由上部线饼导线I缠绕于下部线饼导线2上部,两者纵向排列;(C)然后将上部线饼导线I与下部线饼导线2换位(为什么要换位,是否可以在步骤(A)中直接将下部线饼绕在上面?),将上部线饼导线I留在托板12上暂时定位,将下部线饼导线2放置在已绕制完成的线饼3的上方,对其进行整理,并对该线饼的导线间的角环9、层间支撑8、屏蔽线7等部件进行安装。然后进行步骤(D),将留在托板12上的上层线饼导线I移至已整理、安装好的下部线饼导线2上方,对其进行整理,并安装其导线间的角环、支撑、屏蔽线等部件。安装完成后,拆除托板12。在上述线饼绕制完成后,对不带角环、屏蔽线的线饼同时进行绕制。绕制时,按本实施例中步骤(A )、( B )绕制完成后,将其进行整理定位即可。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先对带有角环及屏蔽线的线饼进行绕制。如图3、4所示,它采用阶梯状定位块4每个台阶的横面和竖面作为绕制线饼时的定位面。在线饼缠绕部位上方通过围绕绕线模5的绑带11沿绕线模5的周向固定一组开口向外的U形卡具10,即绑带固定U形卡具的底部,使其开口向外。绑带11距被缠绕的线饼的距离一般为200mm以上,以确保操作空间。U形卡具10的安装可在对线饼进行暂时定位前任何时间完成。本实施例按以下步骤进行(A)根据线饼的安装要求,将一组定位块4沿绕线模5的周向设置在绕线模5周边,并放置在已绕制完成的线饼3上方;(B)将缠绕要求相同线饼同时进行缠绕,本实施例中同时缠绕了两个线饼。在进行缠绕时,两个线饼的导线先在定位块最下方的台阶面上进行缠绕,再在倒数第二个的台阶面上进行缠绕,依次向上。每个台阶面上,下部线饼导线2缠绕于下方,上部线饼导线I缠绕于上方。(C)抬起上部线饼导线1,将其放置在U形卡具10中,进行暂时定位。拆除定位块4,对下部线饼导线2进行整理,并对其间的角环9、撑条8、屏蔽线6等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步骤(D),将上部线饼导线I由U形卡具10中移出,并在安装好的下部线饼的基础上对上部线饼导线I进行整理,对其间的角环、撑条、屏蔽线等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将绑带11及U形卡具10上移,进行下一组线饼的绕制,或者直接将其拆除。 在上述线饼绕制完成后,对不带角环、屏蔽线的线饼同时进行绕制。绕制时,按本实施例中步骤(A)、(B)绕制完成后,拆除定位件,再将其进行整理定位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式线圈绕制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线饼的安装要求,确定线饼缠绕定位面,(B)将缠绕要求相同且相邻的线饼同时沿定位面确定的位置进行缠绕;(C)将部分线饼进行暂时定位,对另外一部分线饼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对被暂时定位线饼取出并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线圈绕制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线饼的安装要求,确定线饼缠绕定位面,(B)将缠绕要求相同且相邻的线饼同时沿定位面确定的位置进行缠绕;(C)将部分线饼进行暂时定位,对另外一部分线饼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对被暂时定位线饼取出并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续式线圈绕制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为(八)为在已绕制完成的线饼中插入一组托板,各托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托板与绕制过完成的线饼外侧面共同形成定位面;(B)对线饼进行缠绕时,每个线饼缠绕在同一平面上,且各线饼按线饼安装完毕后的上下顺序依次由上至下设置;(C)将各线饼位置进行换位,将最下位的线饼移至已绕制完成的线饼的上方,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D)按安装后由下向上的顺序依次将各线饼放置在安装完毕的相邻的下位线饼上方,对其中的部件进行安装,直至同时缠绕的各线饼均安装完毕,拆除托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续式线圈绕制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为(A)中所述的定位面由阶梯状定位件确定;(B)沿定位位绕制参数相同的一组线饼,每个线饼的导线由下向上依次缠于不同的定位面上;(C)抬起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元宋文信严子红谢辉孙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