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包括CF侧母基板及与该CF侧母基板对应设置的TFT侧母基板,该TFT侧母基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供外部电压施加于其上的电压施加区域,该液晶面板母板还包括减压件,所述减压件位于该CF侧母基板及该TFT侧母基板之间并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用于减少该电压施加区域与该CF侧母基板上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两者之间的吸附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晶面板母板,通过在端部及电压施加区域之间形成有减压件,增加了端部表面的粗糙度,避免了端部及电压施加区域之间形成真空贴合的状态,从而减少了端部及电压施加区域之间的相互吸附力,有利于裂片装置在液晶面板母板被切割后轻易将端部从TFT侧母基板上分离开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面板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待切割的。
技术介绍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元件,在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中,通常对一较大的液晶面板母板依制品尺寸切割,形成多个液晶面板单元。如图I所示,液晶面板母板80通常包括TFT侧母基板81以及粘合至TFT侧母基板81的CF侧母基板82。其中,TFT侧母基板81包括玻璃基板及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第一主区域81a与电压施加区域81b。第一主区域81a中形成有呈矩阵式分布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基板,电压施加区域81b用于进行外部电连接。CF侧母基板82则包括玻璃基板及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第二主区域82a与端部82b。 第二主区域82a与第一主区域81a相对应,其上形成有多个彩色滤光片基板。端部82b位于第二主区域82a外侧,并与电压施加区域81b相对应。在进行液晶的自动配向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一定的电压加到TFT侧母基板81上的电压施加区域81b (标识于图2中)的端子上。由于TFT侧母基板81与CF侧母基板82已粘合,故需对液晶面板母板80进行切割以移除掉CF侧母基板上的端部82b,从而显露出TFT侧母基板81上的电压施加区域81b,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利用单面切割机83对液晶面板母板80进行切害I]。单面切割机83首先在CF侧母基板82的玻璃基板的表面划出一定深度的裂痕,而后采用两种方法扩大裂痕从而令端部82b裂开,第一种方法是在裂痕的对面侧采用裂片装置进行物理撞击,使裂痕扩大直到端部82b全部断裂,另一种方法如图4及图5所示,采用裂片装置84夹持住需要分离的端部82b并使向裂痕扩大的方法扭转一定角度,使裂痕扩大直至端部82b全部裂开,接着利用设置于裂片装置84上的真空吸附垫84a将断裂开来的端部82b吸附住,将端部82b从TFT侧母基板81上分离开来以显露出TFT侧母基板81的电压施加区域81b。另一方面,在CF侧母基板82粘合至TFT侧母基板81的过程中,对于大尺寸液晶面板,由于CF侧母基板82及TFT侧母基板81面积比较大,且CF侧母基板82的端部82a及TFT侧基板81的电压施加区域的表面上均较为光滑,导致在CF侧母基板82及TFT侧母基板81相互贴合后,端部82b与电压施加区域81b之间的空气几乎被完全挤压掉而形成真空贴合的状态,如此,则在两者之间形成较大的吸附力,因此,无论是采用上面所述的哪种方法移除端部82b,裂片装置84都难以将端部82b分离开来,降低了液晶面板母板80的切割效率及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母板,旨在通过使CF侧母基板上对应TFT侧母基板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易于分离从而提高液晶面板母板的切割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包括CF侧母基板及与该CF侧母基板对应设置的TFT侧母基板,该TFT侧母基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供外部电压施加于其上的电压施加区域,该液晶面板母板还包括减压件,所述减压件位于该CF侧母基板及该TFT侧母基板之间并对应该TFT侧母基板的电压施加区域,用于减少该电压施加区域与该CF侧母基板上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两者之间的吸附力。优选地,所述减压件设置于所述CF侧母基板朝向该TFT基板的一侧上并位于该CF基板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上。优选地,所述减压件为间隔分布的至少一个凸起。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为间隙子。优选地,所述间隙子的高度为3-5um。 优选地,所述间隙子在所述CF侧母基板的间隙子的制程中形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第一主区域及电压施加区域的TFT侧母基板,对该第一主区域及该电压施加区域进行处理以在该第一主区域中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在该电压施加区域中形成多个用于外部电连接的端子;提供具有第二主区域及端部的CF侧母基板,对该第二主区域及该端部进行处理以在该第二主区域中形成多个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在该端部表面上形成用于减少该电压施加区域与该端部两者之间的吸附力的至少一个减压件;粘合该TFT侧母基板及CF侧母基板并将液晶注入该TFT侧母基板及该CF侧母基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提供具有第二主区域及端部的CF侧母基板,对该第二主区域及该端部进行处理以在该第二主区域中形成多个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在该端部表面上形成用于减少该电压施加区域与该端部两者之间的吸附力的至少一个减压件的步骤具体包括提供具有第二主区域及端部的CF侧母基板,在该CF侧母基板表面上涂覆黑色薄膜;对该黑色薄膜进行曝光及显影制程以形成位于第二主区域表面形成黑矩阵及间隙子,并在端部表面形成作为减压件的间隙子;使用光罩对位于第二主区域中的黑色薄膜进行进一步地曝光以形成色阻区域;向色阻区域中注入彩色墨水以形成多个彩色滤光层,以在第二主区域中形成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优选地,所述间隙子的高度介于3_5um之间。优选地,所述多个间隙子的密度与所述第二主区域中的间隙子的密度相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晶面板母板,通过在端部及电压施加区域之间形成有减压件,增加了端部表面的粗糙度,避免了端部及电压施加区域之间由于表面光滑而形成真空贴合的状态,从而减少了端部及电压施加区域之间的相互吸附力,有利于裂片装置在液晶面板母板在进行切割时轻易将端部从TFT侧母基板上分离开来,提高了液晶面板母板的切割的成功率及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液晶面板母板的CF侧母基板上的端部与TFT侧母基板的电压施加区域分离开来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利用单面切割刀在CF侧母基板对应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上形成裂痕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利用裂片装置对CF侧母基板对应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进行裂片的不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利用裂片装置分离CF侧母基板对应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俯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母板的侧视图;图8为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母板的CF侧母基板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制作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母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形成CF侧母基板的步骤的细化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6及图7,其中,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10的俯视图,图7为液晶面板母板10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母板10包括TFT侧母基板100、与TFT侧母基板100对应设置的CF侧母基板200以及位于TFT侧母基板100与CF侧母基板200之间的减压件300。液晶面板母板10在制成之后,可依产品相应尺寸进行切割,从而形成多个液晶面板单元。在本实施例中,TFT侧母基板100具有第一主区域110及电压施加区域120。第一主区域110上形成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基板,该多个薄膜晶体管基板呈矩阵式分布。每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一显示区域和一端子区域。显示区域用来驱动液晶层,以实现画面显示,端子区域用来连接外部线路。位于同一行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端子区域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同一侧,相邻两行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端子区域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包括CF侧母基板及与该CF侧母基板对应设置的TFT侧母基板,该TFT侧母基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供外部电压施加于其上的电压施加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压件,所述减压件位于该CF侧母基板及该TFT侧母基板之间并对应该TFT侧母基板的电压施加区域,用于减少该电压施加区域与该CF侧母基板上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两者之间的吸附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包括CF侧母基板及与该CF侧母基板对应设置的TFT侧母基板,该TFT侧母基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用于供外部电压施加于其上的电压施加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压件,所述减压件位于该CF侧母基板及该TFT侧母基板之间并对应该TFT侧母基板的电压施加区域,用于减少该电压施加区域与该CF侧母基板上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两者之间的吸附力。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面板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件设置于所述CF侧母基板朝向该TFT基板的一侧上并位于该CF基板对应该电压施加区域的端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件为间隔分布的至少一个凸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为间隙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子的高度为3-5um。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子在所述CF侧母基板的间隙子的制程中形成。7.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主区域及电压施加区域的TFT侧母基板,对该第一主区域及该电压施加区域进行处理以在该第一主区域中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在该电压施加区域中形成多个用于外部电连接的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丁涛,马涛,赵国栋,刘明,刘一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