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1664 阅读:5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评估方法,基于实测的电缆表皮温度进行导体温度推算,避开了10kV三芯电缆在不同敷设情况及不同运行环境情况下,外部环境温度及环境热阻复杂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更精确,适用性更广。另外,本评估方法还在计算中进行了等效与简化处理:忽略了导体屏蔽层的热阻,把导体与导体屏蔽共作一层进行考虑,认为导体屏蔽层的温度与导体外表面的温度相同;把绝缘屏蔽算入绝缘层来进行考虑,两者的热阻系数相同;忽略了10kV三芯电缆金属屏蔽层的损耗及热阻。从而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简化了运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输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IO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得到IO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及确定载流量,通常有两种方法以IEC标准为代表的等效热路模型计算方法;以有限元仿真为代表的仿真模拟数值计算方法。 以IEC标准为代表的热路模型计算方法根据传热学原理把电缆本体及其周围环境构建成带有热源、热阻的单向热传递热路,热源、热阻参数的确定根据导体的发热量、绝缘层介质损耗、各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而定。由环境温度推算到导体温度,之后再确定载流量。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大地表面为等温面;2、电缆表面为等温面;3、叠加原理适用;4、所规定的计算条件十分苛刻。实际上,由于配网IOkV电缆敷设方式多种,周围介质复杂土壤不均匀、水分含量不同,以及日负荷电流变化较大等因素,导致以上因素无法满足规程假设,进而造成误差较大。对于多排管敷设的IOkV配网电缆,其电缆群同时达到最大负荷的情况可能性极低,若按照最严酷的情况进行假设计算将导致实际运行中IOkV配网电缆的载流量裕度过大,无法经济高效运行。以有限元仿真为代表的仿真模拟数值算法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模型;输入各类参数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0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监测所述10kV三芯电缆的单相导体电流和外护套表皮温度;计算所述10kV三芯电缆的导体温度与所述外护套表皮温度的温差;根据所述温差与所述外护套表皮温度,计算所述导体温度,采用下式计算所述温差:Δθ=(Qc+0.5Qd)T1+3(Qc+Qd)·T2+3[(1+λ2)Qc+Qd]·T3上式中,Δθ表示所述温差,T1、T2、T3、Qc、Qd和λ2分别表示10kV三芯电缆的绝缘层热阻、内衬层热阻、外护套热阻、导体损耗、绝缘层损耗和铠装带损耗系数,所述10kV三芯电缆为非统包10kV三芯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O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监测所述IOkV三芯电缆的单相导体电流和外护套表皮温度; 计算所述IOkV三芯电缆的导体温度与所述外护套表皮温度的温差; 根据所述温差与所述外护套表皮温度,计算所述导体温度, 采用下式计算所述温差 Δ Θ = (Qc+0. 5Qd) Ti+3 (Qc+Qd) · T2+3 [ (1+λ 2) Qc+Qd] · T3 上式中,Δ Θ表示所述温差,TpHQc^Qd和入2分别表示IOkV三芯电缆的绝缘层热阻、内衬层热阻、外护套热阻、导体损耗、绝缘层损耗和铠装带损耗系数, 所述IOkV三芯电缆为非统包IOkV三芯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IOkV三芯电缆导体温度的评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祥谢坚纯杨晓东辛平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