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422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包带A、外导体、内衬层、包带B、绝缘层和导体,所述的导体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共三组,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外包裹有包带B,所述的包带B外包裹有内衬层,所述的内衬层排列了一圈外导体,所述的外导体外包裹有包带A,所述的包带A外包裹有外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耐老化,适用于抗较强电磁干扰、雷击环境下的电力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线电缆用量迅速增长,对电缆的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比如在发电、航空船舶、化工石油等领域内使用的电缆,对电缆的承受机械外力和相当的拉力、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都特别高,只有符合要求,才能提高这些领域内生产制造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耐老化,抗干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包带A、外导体、内衬层、包带B、绝缘层和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共三组,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外包裹有包带B,所述的包带B外包裹有内衬层,所述的内衬层排列了一圈外导体,所述的外导体外包裹有包带A,所述的包带A外包裹有外护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耐老化,适用于抗较强电磁干扰、雷击环境下的电力传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包括有外护套(I)、包带A(2)、外导体(3)、内衬层(4)、包带B (5)、绝缘层(6)和导体(7),所述的导体(7)外包裹有绝缘层(6),所述的绝缘层(6)和导体(7)共三组,所述的绝缘层(6)和导体(7)外包裹有包带B (5),所述的包带B (5)外包裹有内衬层(4),所述的内衬层(4)排列了一圈外导体(3),所述的外导体(3)外包裹有包带A (2),所述的包带A (2)外包裹有外护套(I);本专利技术耐老化,适用于抗较强电磁干扰、雷击环境下的电力传输。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主权项】1.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包带A、外导体、内衬层、包带B、绝缘层和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共三组,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外包裹有包带B,所述的包带B外包裹有内衬层,所述的内衬层排列了一圈外导体,所述的外导体外包裹有包带A,所述的包带A外包裹有外护套。【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包带A、外导体、内衬层、包带B、绝缘层和导体,所述的导体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共三组,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外包裹有包带B,所述的包带B外包裹有内衬层,所述的内衬层排列了一圈外导体,所述的外导体外包裹有包带A,所述的包带A外包裹有外护套;本专利技术耐老化,适用于抗较强电磁干扰、雷击环境下的电力传输。【IPC分类】H01B7/17, H01B9/04【公开号】CN104882205【申请号】CN201410068597【专利技术人】邵文贞 【申请人】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4年2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干扰同心导体电缆,包括有外护套、包带A、外导体、内衬层、包带B、绝缘层和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外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共三组,所述的绝缘层和导体外包裹有包带B,所述的包带B外包裹有内衬层,所述的内衬层排列了一圈外导体,所述的外导体外包裹有包带A,所述的包带A外包裹有外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文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