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带钢卷形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1530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卷形优化方法。该方法依靠监控画面上卷取机夹送辊传动侧、操作侧压力修正值接口数据,实现夹送辊压力的快速修正。从而消除由夹送辊两侧磨损量不均、水平度发生变化导致的钢卷塔形问题,以及夹送辊压力设定偏小,造成的带钢错层问题。根据生产情况对夹送辊传动侧、操作侧压力修正值接口按照厚度规格进行划分,从而实现不同厚度规格带钢的连续生产,避免了厚度变化造成的频繁调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尤其是塔形和错层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在热轧生产中,夹送辊是影响钢卷卷形质量的关键设备,设备安装后随着轧制时间的延长,夹送辊两侧磨损量不均、夹送辊水平度发生变化,导致带钢偏传动侧或操作侧,造成钢卷塔形;夹送辊压力设定偏小,不能有效夹持带钢导致带钢游动,从而造成带钢错层问题。塔形是指带钢边部卷绕不平齐,一处或多处呈螺旋状出边的不良卷形。主要 分为头塔和尾塔两种。头塔是由于带钢头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尾塔是由于带钢尾部偏离轧制中心线或2-3圈后从轧制中心线偏离导致的。错层是卷板层与层或多层与多层之间参差不齐。塔形卷和错层形成主要原因为 (I)带钢镰刀弯、楔形、异常凸度以及波浪、材质硬度大等都容易产生塔形。(2)穿带时带钢中心偏离导板中心进入卷取机。(3)对中装置失灵,在轧线运行时不能正确反馈信号进行调整从而产生塔形。(4)卷取张力出现大的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热轧生产中出现的卷形质量问题,而提供,该方法依靠监控画面上夹送辊传动侧、操作侧压力修正值接口数据,实现夹送辊压力的快速修正。夹送辊传动侧、操作侧压力修正值接口,根据生产情况对带钢按照厚度规格进行划分,从而实现不同厚度规格带钢的连续生产,避免了厚度变化造成的频繁调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塔形的消除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带钢厚度Ht, (2)通过检测确定卷钢出现塔形的位置在夹送辊的传动侧(DS)或者夹送辊的操作侧(WS),(3)通过检测确定卷钢出现的传动侧最大塔形高度Td或者操作侧最大塔形高度Tw, (4)手动在监控界面调整压力修正值, 塔形出现在DS侧时,根据最大塔形高度Td增大DS侧的压力修正值FD,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 TD/mmFd/N 10 2000 204000 306000 407000 508000或者减小WS侧的压力修正值,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 TD/mmFw/N 10 -2000 20-4000 30-6000 40-7000 50-8000 塔形出现在WS侧时,根据最大塔形高度Tw增大WS侧的压力修正值Fw,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 Tff/mmFw/N 10 2000 204000 306000 407000 508000 或者减小DS侧的压力修正值,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 Tff/mmFd/N 10 -2000 20-4000 30-6000 40-7000 50-8000 (5)检查并确认监控界面中调整的压力修正值,与步骤(I)中检测到的带钢厚度Ht所在的带钢厚度范围分段相对应; 错层的消除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带钢厚度H。, (2)通过检测确定卷钢出现的最大错层量C, (3)在监控界面根据最大错层量C的大小,同时调整DS侧和WS侧的压力修正值Fd和Fw,调整修正值大小如下, C/mmFd/NFw/N 10 2000 2000 2050005000 3090009000 401300013000 501800018000 (4)检查并确认监控界面中调整的压力修正值,与步骤(I)中检测到的带钢厚度H。所在的带钢厚度范围分段相对应。根据相同规格钢卷卷形情况,对夹送辊传动侧、操作侧的压力修正值进行修改。带钢出现传动侧塔形,根据塔形量,增大夹送辊传动侧对应厚度范围内的压力修正值或减小夹送辊操作侧对应厚度范围内的压力修正值;带钢出现操作侧塔形,根据塔形量,增大夹送辊操作侧对应厚度范围内的压力修正值或减小夹送辊传动侧对应厚度范围内的压力修正值;如带钢出现错层问题,同时增大传动侧与操作侧对应厚度范围内的压力修正值。压力修正值调整大小与最大塔形量或者最大错层量的对应关系,如上述步骤所述。上述步骤中检测到的最大塔形量介于两个相邻最大塔形量之间时,其调整的压力修正值介于这两个相邻最大塔形量对应的压力修正值之间; 上述步骤中检测到的最大错层量介于两个相邻最大错层量之间时,其调整的压力修正值介于这两个相邻最大错层量对应的压力修正值之间。上述的监控界面显示的参数有当前带钢厚度H、1#夹送辊DS侧的厚度范围分段、1#夹送辊WS侧的厚度范围分段、2#夹送辊DS侧的厚度范围分段、2#夹送辊WS侧的厚度范围分段、1#夹送辊压力二级设定值、2#夹送辊压力二级设定值、1#夹送辊DS侧压力综合 值、1#夹送辊WS侧压力综合值、2#夹送辊DS侧压力综合值、2#夹送辊WS侧压力综合值,其中,监控界面中当前厚度、二级设定值、厚度范围、压力综合值和修正值的显示颜色各不相同,压力综合值为二级设定值与修正值的和。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在该方案中通过夹送辊传动侦U、操作侧压力修正值的修改,可快速改善带钢生产中钢卷塔形、错层等卷形质量问题,同时可避免由于厚度变化造成的频繁调整,从而实现不同厚度规格带钢的连续生产。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 图I为塔形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图2出现头部塔形的钢卷。图3塔形消除后的钢卷。图4为变更规格后塔形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图5错层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图6产生错层的钢卷。图7错层消除后的钢卷。图8变更规格后错层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具体实施方法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生产过程中,1#辊和2#辊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以下实施例的工作条件均为1#辊工作,2#辊停止。实施例I : 图I为塔形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 图中,DS表示传动侧,WS表示操作侧。图中(I)为当前带钢厚度,单位为毫米;(2)为夹送辊传动侧、操作侧的二级设定值,单位N ; (3)夹送辊传动侧或操作侧压力修正值,显示红色表示当前厚度在其对应的厚度范围内,修正值有效,显示白色表示当前厚度不在其对应的厚度范围内,修正值无效;(4)为1#夹送棍传动侧或操作侧按照厚度规格划分的范围,单位为毫米;(5)为传动侧或操作侧综合,显示为粉色,表示为最终的夹送辊传动侧或操作侧压力设定值,综合设定(5) =二级设定(2) +厚度范围对应的修正值(3)。通过附图I可以看出,使用1#夹送辊生产过程中,当前厚度为2. 85,属于厚度规格(4) 2. 6到3. I毫米范围,钢卷出现了操作侧的塔形问题,如图2所示, 图2为出现头部塔形的钢卷 根据塔形量的大小为20mm,直接对操作侧的2. 6到3. I毫米范围内修正值(3)进行修改,将其值由O调整为4000,最终1#辊操作侧压力值为35600N,消除了 2. 6到3. I毫米范围内带钢操作侧塔形问题,如图3所示。图3为塔形消除后的钢卷 之后带钢厚度规格变为6. 05mm。如图4所示 图4为变更规格后塔形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 由于目前轧制厚度规格(I)为6. 05毫米不在2. 6到3. I毫米范围内,操作侧2. 6到3. I毫米范围内修正值(3)4000无效。目前当前厚度规格(I)为6. 05毫米在厚度规格范围(4)大于4. I毫米范围内,因此对应范围内的修正值(3) 0,有效,1#辊操作侧最终压力值为53500N。实施例2 图5错层消除方法的监控画面 通过附图5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带钢卷形优化方法,包括塔形的消除和错层的消除,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的塔形的消除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带钢厚度Ht,(2)通过检测确定卷钢出现塔形的位置在夹送辊的传动侧(DS)或者夹送辊的操作侧(WS),(3)通过检测确定卷钢出现的传动侧最大塔形高度TD或者操作侧最大塔形高度TW,(4)手动在监控界面调整压力修正值,塔形出现在DS侧时,根据最大塔形高度TD增大DS侧的压力修正值FD,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TD/mm???FD/N10???200020???400030???600040???700050???8000或者减小WS侧的压力修正值,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TD/mm????????????????????FW/N10??????????200020??????????400030??????????600040??????????????????700050??????????8000塔形出现在WS侧时,根据最大塔形高度TW增加WS侧的压力修正值FW,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TW/mm???????????????????FW/N10?????????200020?????????400030?????????600040?????????????????700050?????????8000或者减小DS侧的压力修正值,调整的修正值大小如下,TW/mm???FD/N10????200020????400030????600040????700050????8000(5)检查并确认监控界面中调整的压力修正值,与步骤(1)中检测到的带钢厚度Ht所在的带钢厚度范围分段相对应;所述的错层的消除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带钢厚度Hc,(2)通过检测确定卷钢出现的最大错层量C,(3)在监控界面根据最大错层量C的大小,同时调整DS侧和WS侧的压力修正值FD和FW,调整修正值大小如下,C/mm??????????????????FD/N??????FW/N10????????????????????2000????????????????????200020????????????????????5000????????????????????500030????????????????????9000????????????????????900040????????????????????13000???????????????????1300050????????????????????18000???????????????????18000(4)检查并确认监控界面中调整的压力修正值,与步骤(1)中检测到的带钢厚度Hc所在的带钢厚度范围分段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翠生张波常大勇王克柱席琳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