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223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轧机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电路,在整流桥交流侧供电回路设有一个二极管V1和一个由吸收电阻R1与吸收电容C1串联组成的阻容吸收电路;整流桥直流输出侧设有一个由吸收电容C2与放电电阻R22串联再与吸收电阻R21并联组成的阻容吸收回路;设置由消磁电阻R3与二极管V2串联组成的抱闸线圈消磁回路,抱闸线圈消磁回路与抱闸线圈RL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抱闸充放电充分,避免抱闸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累积电压,保证控制回路各元件工作稳定,寿命大幅度提高,故障率明显降低,压下传动装置制动及压下丝杠咬钢弹跳制动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保证产品厚度精度和生产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轧机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的电路。
技术介绍
制动抱闸在轧机压下传动系统应用中主要起如下两种作用一是压下电气传动装置停止后起制动作用;二是当压下辊缝摆完、钢板进入轧机后,依靠抱闸制止钢板咬入轧机导致的压下丝杠弹跳。制动抱闸的制动力由抱闸机械碟簧应力变形产生,控制单元不得电时抱闸处于机械制动状态;抱闸控制单元线圈得电时,线圈电磁力克服机械碟簧应力,使抱闸打开,制动力释放,这时才允许压下传动系统摆辊缝。由于机械设备存在惯性,抱闸制动效果对轧机压下辊缝厚度精度影响较大,尤其是随着企业改造的不断深入,抱闸机械碟簧规格亦不断增大,其抱闸机械碟簧产生的制动力矩已达到5000NM,从而导致原抱闸控制单元克服机械碟簧应力的能力严重不足。同时,抱闸线圈频繁充放电产生累积感应电压,在原电路中无法彻底消耗,导致电压积累过高,使控制单元内压敏电阻及整流元件频繁损坏,导致抱闸失效,严重影响钢板厚度精度及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改善抱闸充放电效果,延长压下抱闸控制单元元件及抱闸线圈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压下丝杠精度的轧机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电路。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机压下抱闸控制单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整流桥由四个2500V、20A整流二极管Z1、Z2、Z3、Z4组成;整流桥交流侧供电回路设有一个二极管Z5和一个由吸收电阻R1与吸收电容C1串联组成的阻容吸收电路;整流桥直流输出侧设有一个由吸收电容C2与放电电阻R22并联再与吸收电阻R21串联组成的阻容吸收回路;设置由消磁电阻R3与二极管Z6串联组成的抱闸线圈消磁回路,抱闸线圈消磁回路与抱闸线圈RL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然杨洲靳铁辉石威张琳潘大龙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