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铝材料制备
,特别是提供了。可广泛应用于微机械、电子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是指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的晶粒尺寸介于1~100nm的单相或多相多晶材料。它们与相同成分的普通材料相比不同之处仅为晶粒尺寸和晶界上的原子排列的差异。当多晶材料的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数量级时,其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首先,在材料中形成了不同于有序(晶体结构)或无序(液态或玻璃结构)状态的短程序。随晶粒的不断减小,界面的数量持续增加,界面原子的数量也逐渐接近晶内的水平。如晶粒尺寸为5nm的材料中,位于晶界的原子体积分数将达到60%。因此,纳米结构材料的性能将不再仅仅取决于晶内原子的作用。相反,这种材料表现出的奇特性能变化恰恰反映了界面的显著作用。此外,晶内材料的原子结构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如由于原子偏离其平衡位置而造成的缺陷、应变场和静态或动态原子短程位移等。以上原子结构的变化将造成材料众多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因此,与普通粗晶材料相比,纳米材料表现出室温强度的增加、扩散能力的提高、韧性的改善、密度的降低、弹性模量的降低、电阻率的增加、比热的增加、热膨胀系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块体纳米纯铝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市售Al粉,粉体纯度大于98重量%,粒度为50~200微米;采用液氮低温球磨技术制备出高热稳定性的纳米Al粉体,然后利用中低温强加工技术制备出块体纳米纯Al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滨,樊建中,张济山,熊柏青,程军胜,田晓风,崔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