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底质改良调控设备。
技术介绍
研究发现,水体中投入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除20% 30%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全部进入水体环境中,其中约60 70%沉积到底泥中。一方面,水体底泥中大量有机物的存在,不仅导致底泥沉积,还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态物质,弓丨起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到水环境安全。另一方面,水体底泥也是营养库,水体初级生产力需要的大量营养盐来自底泥,合理的释放和利用底泥中的富营养物质是改善底质环境、提高水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水体底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清淤、微生物改良、化学药物调剂 等。机械清淤主要是利用水力挖塘机组等清除水体底部的淤泥,该方法无法做到对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再利用;微生物方法虽然提高了底泥中富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但由于无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其效果无法稳定;化学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造成化学品残留,存在的问题很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水质改良机,能够根据太阳光照情况对水体底质和水质进行调控处理,达到降低底泥沉积污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水质改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水质改良机包括太阳能动力组件(1)和底层絮状污泥吸收施放组件(2),以及分别用于承载太阳能动力组件的第一浮体(3)和底层絮状污泥吸收施放组件的第二浮体(4),两浮体(3,4)之间通过连接杆(16)连接为一体,其中:太阳能动力组件(1)由安装在第一浮体(3)上的太阳能光伏板(6)、稳压器(7)、光照度控制器(8)、立式的导向架(10)和用于驱动第一浮体(3)的电动马达(9)组成,导向架(10)上固定套环(11),套环(11)位于第一浮体(3)的顶部,套环(11)内穿入导向绳(12),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水体两侧的坡埂上,导向绳(12)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国,徐皓,张拥军,邹海生,虞宗勇,徐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