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及盐碱地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620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和改良方法,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废白土45‑80%,复合微生物菌剂0.5‑2%,腐殖酸5‑15%,磷酸二氢钙3‑10%、碳酸钙2‑5%、柠檬酸1‑6%以及聚合硫酸铝2‑19.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培养液体积比为1:1.2‑1.6:0.5‑0.7:1.2‑1.5:0.6‑0.9组成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剂并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盐碱地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盐碱地的改良,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的治理要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可实现资源再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及盐碱地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及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盐碱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破坏比较大,极不利于许多作物的生长,容易造成作物缺苗或死亡,从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盐碱地由于含盐量多,有机质量少,酸碱度高,使土壤腐殖质遭到淋失,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湿时黏,干时硬,土表常有白色盐分积淀,通气、透水不良,严重的会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烂根死亡。另外,土壤碱性太大,影响到土壤中的磷、铁、锰、硼、锌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易造成大量氮、磷、钾主要元素以及铁、钙、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据统计,中国盐碱土面积约有20多万平方公里,大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1%。我国到目前为止大约还有80%左右盐碱土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大面积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和土壤盐碱化的防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有的常用的改良方法有化学改良、物理改良、有机肥改良以及生物改良等。土壤改良剂的品种有例如矿物类、有机质、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益微生物制剂、硫-膨润土等。这些改良剂多为普通的液体肥料﹑农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废白土45‑80%、复合微生物菌剂0.5‑2%、腐殖酸5‑15%、磷酸二氢钙3‑10%、碳酸钙2‑5%、柠檬酸1‑6%以及聚合硫酸铝2‑19.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培养液体积比为1:1.2‑1.6:0.5‑0.7:1.2‑1.5:0.6‑0.9组成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废白土45-80%、复合微生物菌剂0.5-2%、腐殖酸5-15%、磷酸二氢钙3-10%、碳酸钙2-5%、柠檬酸1-6%以及聚合硫酸铝2-19.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按培养液体积比为1:1.2-1.6:0.5-0.7:1.2-1.5:0.6-0.9组成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1.4-1.5:0.5-0.6:1.2-1.3:0.8-0.9组成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白土为油脂脱色处理废白土,其含油率为12wt%-15wt%。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上述原料的各组分单独包装。5.一种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废白土的重金属污染盐碱地改良剂,且包括如下步骤:(1)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到废白土中,控制温度为28-35℃保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高素萍谢爱军常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昌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