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237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包括浮体,清淤装置,水面行走机构;水面行走机构包括箱体组件,导杆组件,一对固定限位块,钢丝绳;导杆组件下方设有一对导杆推柄;箱体组件设有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传动齿轮A,传动齿轮B,换向杆组件;假定初始状态:传动齿轮B与被动齿轮啮合,被动齿轮带动卷线盘正转,钢丝绳向右运动,固定限位块抵住钢丝绳导向套并带动其向右运动,导杆组件内部的推杆带动导杆推柄向右运动,导杆推柄抵住换向杆并带动其向右运动,换向杆带动传动齿轮A和传动齿轮B向右运动,当磁铁组件与限位板吸合,传动齿轮B与被动齿轮脱离,传动齿轮A与被动齿轮啮合,进入第二状态,被动齿轮反转,反向运行上述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质改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属于水质改良设备

技术介绍
研究发现,水体中投入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除20%-30%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外,其余的全部进入水体环境中,其中约60-70%沉积到泥底中。一方面,底泥中大量有机物的存在,不仅导致泥底沉积,还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还原物质,引起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到水环境安全。另一方面,水体泥底也是营养库,水体初级生产力需要的大量营养盐来自泥底,合理的释放和利用底泥中的营养物质是改善底质环境、提高水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外对水体底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清淤、微生物改良、化学药物调剂等。机械清淤主要是利用水利挖塘机组等清除水底的淤泥,该方法无法做到对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再利用;微生物方法虽然提高了底泥中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但由于无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其效果无法稳定;化学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造成化学残留积累,对养殖动物存在一定的危害,同时也污染水域环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实现对水体底泥的调质和改良,现有技术采用一种太阳能底质调控机来对水体底泥进行改良。例如,公开日为2012年10月10日,文献号为CN10271828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水质改良机,该水质改良机的导向绳上需要安装2个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和电机马达需要信号连接,通过控制电机马达的正转和反转来控制导向绳的走向,电机马达需要采用双向马达。由此可见,该太阳能水质改良机的行走机构需要采用较多传感器等电控元器件,而这些电控元器件一旦出现故障则需要进行故障检测,而这种水质改良机位于水面上,检测较困难,现场难以完成检测维修,导致使用的可靠性较低,维护不方便,而且采用双向马达成本也较高,可靠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底质调控机,需要采用较多电控元器件,难以实现现场检修,可靠性较低,维护成本也较高。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包括浮体,清淤装置,水面行走机构;所述水面行走机构包括箱体组件1,导杆组件2,一对固定限位块3,钢丝绳4;所述箱体组件1与浮体固定连接,钢丝绳4两端固定在河岸两侧的桩上;导杆组件2上设有钢丝绳导向套2-8,钢丝绳4穿过钢丝绳导向套2-8并缠绕在箱体组件的卷线盘1-7上;导杆组件2下方设有一对导杆推柄2-3;所述箱体组件1设有主动齿轮1-4,被动齿轮1-14,传动齿轮A1-11,传动齿轮B1-13,传动齿轮固定板1-5,换向杆组件;所述传动齿轮A1-11和传动齿轮B1-13固定在传动齿轮固定板1-5上,传动齿轮固定板1-5可绕主动齿轮的输入轴1-3旋转,传动齿轮A1-11始终同时与主动齿轮1-4和传动齿轮B1-13处于啮合状态;所述换向杆组件包括换向杆1-16、磁铁导杆1-17、磁铁组件1-6,磁铁导杆1-17上固定磁铁组件1-6,箱体组件1下部设有两块与磁铁组件1-6对应吸合的限位板;假定初始状态:传动齿轮B1-13与被动齿轮1-14啮合,传动齿轮A1-11与被动齿轮1-14脱离,主动齿轮1-4转动,带动传动齿轮A1-11转动,传动齿轮A1-11带动传动齿轮B1-13转动,传动齿轮B1-13带动被动齿轮1-14正转,被动齿轮1-14带动卷线盘1-7正转,钢丝绳4向右运动,运动到左端的固定限位块3抵住钢丝绳导向套2-8并带动其向右运动,导杆组件2内部的推杆2-5带动导杆推柄2-3向右运动,导杆推柄2-3抵住换向杆1-16并带动其向右运动,换向杆1-16推动传动齿轮固定板1-5绕收入轴1-3旋转,传动齿轮固定板1-5上的传动齿轮A1-11传动齿轮B1-13向右运动,当磁铁组件1-6与限位板吸合,传动齿轮B1-13与被动齿轮1-14脱离,传动齿轮A1-11与被动齿轮1-14啮合,进入第二状态;第二状态:被动齿轮1-14反转,反向运行上述过程。 本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工作时,现将钢丝绳4固定在河岸两端,箱体组件1固定在水面上的浮体内,通过卷线盘1-7的来回转动,带动浮体沿直线来回运动,从而实现清淤装置对水体底泥进行改良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组件2的推杆2-5上套设弹簧2-6,用于推杆2-5的平稳推动。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组件1-6呈圆盘形。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组件1呈椭圆型或近似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组件1内壁还设有一对齿轮限位块,齿轮限位块A1-12和齿轮限位块B1-15,所述齿轮限位块A1-12和齿轮限位块B1-15对齿轮固定板1-5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卷线盘1-8设在箱体组件1的上方,主动齿轮1-4的输入轴接口设在箱体组件1的下方。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水面行走机构采用纯机械式控制,无需设置任何电控器件。 2)可靠性好,故障检测,维护方便,适合水面上使用。 3)换向机构设置巧妙,结构配置简单,优化。 4)换向杆组件同时配置磁铁导杆,实现齿轮啮合的精准定位;发生机械故障时,一般的渔民就可以按照说明说进行维修,不需要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面行走机构的立体图。图中,1.箱体组件2.导杆组件3.固定限位块4.钢丝绳; 图3是导杆组件的剖面图。图中,2-1.导杆、2-2导向导套、2-3导杆推柄、2-4推杆连接件、2-5推杆、2-6弹簧、2-7定制螺母、2-8钢丝绳导向套; 图4是箱体组件的剖视图。图中,1-1.下箱体、1-2.上箱体、1-3.输入轴、1-4.主动齿轮、1-5.传动齿轮固定板、1-6.磁铁组件、1-7.卷绳盘、1-8.输出轴、1-9.螺母、1-10.螺栓; 图5是图4中的A-A向剖视图,此时被动齿轮正转。图中,1-4.主动齿轮、1-11.传动齿轮A、1-12.齿轮限位块A、1-13.传动齿轮B、1-14.被动齿轮、1-15.齿轮限位块B、1-16.换向杆组件; 图6是图4中的A-A向剖视图,此时被动齿轮反转。图中1-4.主动齿轮、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清淤装置,水面行走机构;所述水面行走机构包括箱体组件(1),导杆组件(2),一对固定限位块(3),钢丝绳(4);所述箱体组件(1)与浮体固定连接,钢丝绳(4)两端固定在河岸两侧的桩上;导杆组件(2)上设有钢丝绳导向套(2‑8),钢丝绳(4)穿过钢丝绳导向套(2‑8)并缠绕在箱体组件的卷线盘(1‑7)上;导杆组件(2)下方设有一对导杆推柄(2‑3);所述箱体组件(1)设有主动齿轮(1‑4),被动齿轮(1‑14),传动齿轮A(1‑11),传动齿轮B(1‑13),传动齿轮固定板(1‑5),换向杆组件;所述传动齿轮A(1‑11)和传动齿轮B(1‑13)固定在传动齿轮固定板(1‑5)上,传动齿轮固定板(1‑5)可绕主动齿轮的输入轴(1‑3)旋转,传动齿轮A(1‑11)始终同时与主动齿轮(1‑4)和传动齿轮B(1‑13)处于啮合状态;所述换向杆组件包括换向杆(1‑16)、磁铁导杆(1‑17)、磁铁组件(1‑6),磁铁导杆(1‑17)上固定磁铁组件(1‑6),箱体组件(1)下部设有两块与磁铁组件(1‑6)对应吸合的限位板;假定初始状态:传动齿轮B(1‑13)与被动齿轮(1‑14)啮合,传动齿轮A(1‑11)与被动齿轮(1‑14)脱离,主动齿轮(1‑4)转动,带动传动齿轮A(1‑11)转动,传动齿轮A(1‑11)带动传动齿轮B(1‑13)转动,传动齿轮B(1‑13)带动被动齿轮(1‑14)正转,被动齿轮(1‑14)带动卷线盘(1‑7)正转,钢丝绳(4)向右运动,运动到左端的固定限位块(3)抵住钢丝绳导向套(2‑8)并带动其向右运动,导杆组件(2)内部的推杆(2‑5)带动导杆推柄(2‑3)向右运动,导杆推柄(2‑3)抵住换向杆(1‑16)并带动其向右运动,换向杆(1‑16)推动传动齿轮固定板(1‑5)绕收入轴(1‑3)旋转,传动齿轮固定板(1‑5)上的传动齿轮A(1‑11)传动齿轮B(1‑13)向右运动,当磁铁组件(1‑6)与限位板吸合,传动齿轮B(1‑13)与被动齿轮(1‑14)脱离,传动齿轮A(1‑11)与被动齿轮(1‑14)啮合,进入第二状态;第二状态:被动齿轮(1‑14)反转,反向运行上述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水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浮体,清淤装置,水面行走机构;
所述水面行走机构包括箱体组件(1),导杆组件(2),一对固定
限位块(3),钢丝绳(4);
所述箱体组件(1)与浮体固定连接,钢丝绳(4)两端固定在河
岸两侧的桩上;
导杆组件(2)上设有钢丝绳导向套(2-8),钢丝绳(4)穿过钢
丝绳导向套(2-8)并缠绕在箱体组件的卷线盘(1-7)上;导杆组件
(2)下方设有一对导杆推柄(2-3);
所述箱体组件(1)设有主动齿轮(1-4),被动齿轮(1-14),传
动齿轮A(1-11),传动齿轮B(1-13),传动齿轮固定板(1-5),换
向杆组件;
所述传动齿轮A(1-11)和传动齿轮B(1-13)固定在传动齿轮
固定板(1-5)上,传动齿轮固定板(1-5)可绕主动齿轮的输入轴(1-3)
旋转,传动齿轮A(1-11)始终同时与主动齿轮(1-4)和传动齿轮B
(1-13)处于啮合状态;
所述换向杆组件包括换向杆(1-16)、磁铁导杆(1-17)、磁铁组
件(1-6),磁铁导杆(1-17)上固定磁铁组件(1-6),箱体组件(1)
下部设有两块与磁铁组件(1-6)对应吸合的限位板;
假定初始状态:传动齿轮B(1-13)与被动齿轮(1-14)啮合,
传动齿轮A(1-11)与被动齿轮(1-14)脱离,主动齿轮(1-4)转动,
带动传动齿轮A(1-11)转动,传动齿轮A(1-11)带动传动齿轮B
(1-13)转动,传动齿轮B(1-13)带动被动齿轮(1-14)正转,被

\t动齿轮(1-14)带动卷线盘(1-7)正转,钢丝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轩刘兴国田昌凤朱林顾兆俊杨家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