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举升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液压千斤顶的回油装置,设在液压千斤顶的底座上,在载荷下降时通过控制液压介质的流量实现载荷的徐缓下降,以保障卸载时的安全性。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液压千斤顶的回油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回油阀阀体I、回油阀阀杆2和钢球阀3,回油阀阀体I通过销轴11铰接于千斤顶墙板上,在回油阀阀体I上开设有第一油路12、第二油路13和钢球阀阀腔14,回油阀阀杆2通过回油阀阀杆外螺纹21与回油阀阀体I上的回油阀阀体内螺纹15相配合,第一油路12的一端与液压千斤顶的油缸4的油缸腔41相通、第一油路12的另一端与钢球阀阀腔14相通,第二油路13的一端与液压千 斤顶的贮油腔5相通、第二油路13的另一端与钢球阀阀腔14相通,钢球阀3位于钢球阀阀腔14内,所述回油阀阀杆2朝向所述钢球阀阀腔14的一端构成有一阀杆头22,该阀杆头22探入到钢球阀阀腔14内,与钢球阀3相配合,用于关闭或释放钢球阀3。上述结构并不能保障卸载时载荷的徐缓平衡下降,因为在卸载时,当回油阀阀杆2朝向背离钢球阀阀腔14的方向旋动而对钢球阀3释放时,由于油缸腔41内的压力显著大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液压千斤顶的回油装置,包括回油阀阀体(1)、回油阀阀杆(2)和钢球阀(3),回油阀阀体(1)通过销轴(11)连接在液压千斤顶墙板上,在回油阀阀体(1)上开设有第一油路(12)、第二油路(13)和钢球阀阀腔(14),回油阀阀杆(2)通过其外壁的回油阀阀杆外螺纹(21)与回油阀阀体(1)上的回油阀阀体内螺纹(15)相配合,第一油路(12)的一端与液压千斤顶的油缸的油缸腔(41)相通、第一油路(12)的另一端与钢球阀阀腔(14)相通,第二油路(13)的一端与液压千斤顶的贮油腔(5)相通、第二油路(13)的另一端与钢球阀阀腔(14)相通,钢球阀(3)位于钢球阀阀腔(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