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举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的自动回位放油阀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千斤顶的放油阀(也称回油阀)的设置位置和功用是业界熟知的,设置在高压油腔与储油腔之间的油道上,用于使高压油腔即油缸柱腔中的高压油回入储油腔中。当液压千斤顶举升重物时,在对油泵的操作作用下,使储油腔中的油液经油道进入高压油腔中,即进入油缸柱腔(也称活塞杆腔)中,使油缸柱上扬,并且由油缸柱末端的托盘对重物举升,作业完成后,当要使油缸柱回复时,那么通过对放油阀的操作,使先前由放油阀阻断的高压油腔与储油腔之间的油道导通,高压油腔内的高压油回入储油腔,油缸柱复位,即向高压油 腔内回复。操作放油阀的过程实质上是操作放油螺钉的过程,在放油时,也就是说当要使高压油腔中的高压油回入储油腔中时,将放油螺钉朝着逆时针方向旋转,使钢球即钢球阀释放;在放油完毕后即油缸柱回入高压油腔后,将放油螺钉朝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对钢球管束。但不论是放油时对放油螺钉的操作还是放油结束后对放油螺钉的操作都是由操作者手动操作实现的。由上述说明可知,已有技术中的放油阀结构至少存在以下两处欠缺一是由于缺乏自动回位功能,因此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千斤顶的自动回位放油阀结构,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包括油缸座(1),该油缸座(1)上具有外套(11)和内缸套(12),内缸套(12)的外壁与外套(11)的内壁之间的容腔构成为储油腔(13),内缸套(12)的高压油腔(121)通过开设在油缸座(1)上的出油道(14)以及回油道(15)与储油腔(13)相通,并且在出油道(14)与回油道(15)之间的通道上设置有用于使出油道(14)与回油道(15)贯通或阻隔的钢球(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回位放油阀结构包括一扭簧套固定座(2),该扭簧套固定座(2)朝向所述油缸座(1)的一端与油缸座(1)配接,并且与所述的钢球(16)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砚银,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