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续铸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非均匀分布冷却水缝的漏斗型结晶器铜板。
技术介绍
漏斗型结晶器作为薄板坯连铸技术的关键部件,目前在薄板坯连铸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漏斗型结晶器是将传统板坯连铸结晶器自上而下横截面由长变短的收缩过程通过合理的曲面变形转化为结晶器漏斗区凸度的由大变小,一方面为浸入式水口的插入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为凝固壳的传热、生长以及合理的变形收缩创造了条件。 中国专利ZL85101082提供了一种连续铸造钢带的方法及铸模。其所述的结晶器为漏斗型结晶器,具有被冷却的宽壁和窄侧壁,其中宽壁的上部分和窄侧壁构成一个漏斗型的铸造浇口区。该浇口区的宽壁在向窄侧壁延伸时尺寸逐渐缩小,直到与铸坯尺寸一致,铸造浇口区侧面的宽壁以相应于带钢厚度的间距平行延伸到窄侧壁,从而在铸造浇口区以外各部分形成平行的区域。该专利技术未对冷却方式进行描述,它在使用中采用的是传统的矩形平面水槽冷却结构。该技术目前已大量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实际生产中它对连铸生产裂纹敏感性较差的低碳类钢种是有利的,但在生产使用中由于温度不均匀、大热流以及存在应力集中等等问题,致使在生产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非均匀分布冷却水缝的漏斗型结晶器铜板,它包括铜板本体(1)和圆形水缝(2),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有多个圆形水缝(2)上下贯通地分布在靠近铜板本体(1)的工作面内,铜板本体(1)的宽度为L,铜板本体(1)上的工作区分为位于中间的第一工作区和位于两侧的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的宽度为0.05~0.4L,所述第一工作区中相邻圆形水缝(2)之间的间距为d1,第二工作区中相邻圆形水缝(2)之间的间距为d2,d1>d2,圆形水缝(2)距铜板本体(1)工作面的距离为s,各个圆形水缝(2)下部为进水口,上部为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杨晓江,王玫,杨杰,陶红标,王明林,郝常鑫,席常锁,吴夜明,郝占全,付建军,孙彩君,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