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运转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0420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2:04
燃料电池组(10)具备各一对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及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34a)接近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及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且分别向各边分开。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34b)分别接近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且分别向各边分开。其运转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检测燃料气体流路的至少一部分是否被水闭塞的工序;在判断为所述燃料气体流路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水闭塞时,限制所述冷却介质向与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相邻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有电解质-电极结构体和平面为矩形形状的隔板的燃料电池的运转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其中,该电解质-电极结构体在电解质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
技术介绍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通过一对隔板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而成的单元电池(发电单元),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构成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侧分别配设有阳极侧电极及阴极侧电极。单元电池通过层叠多个,而构成例如车载用燃料电池组。在上述的燃料电池中,在一方的隔板的面内设有与阳极侧电极对置而用于使燃料气体流动的燃料气体流路(反应气体流路),并且在另一方的隔板的面内设有与阴极侧电 极对置而用于使氧化剂气体流动的氧化剂气体流路(反应气体流路)。而且,在隔板之间沿着所述隔板的面方向设有用于使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介质流路。在燃料电池中,为了将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维持成所希望的湿润状态,将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的氧化剂气体或燃料气体预先加湿,另一方面,因发电反应而生成水。因此,在反应气体流路中,生成水可能冷凝而产生冷凝水。此时,在燃料气体流路中,在氧化剂气体流路侧产生的生成水容易透过薄膜状的固体高分子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叶裕人岩泽力毛里昌弘大神统上原顺司山崎惠子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