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卸载的支撑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850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卸载的支撑机构,包括四个受压斜杆、受拉横杆、上端板和下端板,第一受压斜杆和第二受压斜杆分别与上端板转动连接,第一受压斜杆和第三受压斜杆转动连接,第二受压斜杆和第四受压斜杆转动连接,第三受压斜杆和第四受压斜杆分别与下端板转动连接,受拉横杆两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受拉横杆的一端穿出第一受压斜杆和第三受压斜杆的连接部位,受拉横杆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受压斜杆和第四受压斜杆的连接部位,且受拉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螺母。该支撑机构的使用方法:第一步:连接支撑机构与结构被顶撑面;第二步:支撑机构对结构被顶撑面施加支撑力。该支撑机构及使用方法可确保结构构件卸载安全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用于建筑领域的部件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来说,涉及。
技术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改造过程中,为了消除被加固构件应力滞后所造成的对加固效果的不利影响,或者为了避免拆除构件后传力途径的变化造成相邻构件承载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先卸载再加固改造。目前,常用的卸载方法有角钢支撑法、立杆支撑法、托梁换柱法等。托梁换柱法不设置支撑,而是对所需卸载的柱的上部梁施加预应力或安装叠合梁进行支托,从而达到卸载目的,该技术实施对原结构要求较多、破损较大,且施工技术含量高。相对而言,支撑卸载方法最为常见。但所设支撑不仅要便于调节内力从而可以按设计要求转移被支撑构件所承受的荷载,而且必须操作方便。角钢支撑法在施工中应用较多,柱子所承受的力部分或全部由角钢来承担,但存在施工难度大、影响原结构其他构件受力的缺点;立杆支撑来源于桥梁工程,是角钢支撑的一种优化,其底部装有顶托,可调节立杆升降,但也存在着支撑力不便于施加、装置无法重复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卸载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利用菱形的几何可变特点,可对被支撑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卸载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包括四个受压斜杆、受拉横杆(5)、上端板(6)和下端板(7),四个受压斜杆由长度相等的第一受压斜杆(1)、第二受压斜杆(2)、第三受压斜杆(3)和第四受压斜杆(4)组成,四个受压斜杆呈菱形布置,第一受压斜杆(1)的一端和第二受压斜杆(2)的一端分别与上端板(6)的下部转动连接,第一受压斜杆(1)的另一端和第三受压斜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受压斜杆(2)的另一端和第四受压斜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受压斜杆(3)的另一端和第四受压斜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下端板(7)的上部转动连接,受拉横杆(5)两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受拉横杆(5)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虹吴京陈昊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