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包括骨架、屋面板、楼面板和墙面板,所述骨架由若干个拼装单元通过螺栓拼接而成,所述拼装单元为四根底梁、四根顶梁和四根立柱焊接成六面框,所述顶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线连接孔,立柱和顶梁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连接件,所述加强连接件上开设角部连接孔,螺栓插入相邻两个拼装单元的线连接孔和角部连接孔将拼装单元连接为骨架。其相对于现有的拆装式活动房具有移动和装拆省工省时,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的活动工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上使用的临时工房及其安装方法,特别是一种钢结构活动房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施工工地上的工房,由于只是用作临时办公和住宿,其属于临时建筑,对于其主要的要求是能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可移动,装拆方便便于运输,建筑周期短能尽快实现其使用功能等。目前,大多数施工工地的工房为拆装式的活动房,即在工厂内将柱、梁、墙板、门窗、楼梯等构件加工,运到待建地后现场组装,其基本满足了临时建筑可移动,装拆方便等·要求,但是存在以下缺点基本构件运送到待建地后需要逐件组装,建造时间较长,另外,拆装式活动房虽然可以重复拆装使用,但是再次搭建时需要将房屋构件拆除后再次进行组装,拆装式活动房组装搭建耗时长影响后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解决现有的活动房需要逐个构件到现场组装,现场工作量大,费工费时,后续工作无法及时开展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包括骨架、屋面板、楼面板和墙面板,所述骨架由若干个拼装单元通过螺栓拼接而成,所述拼装单元为四根底梁、四根顶梁和四根立柱焊接成六面框,所述顶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线连接孔,立柱和顶梁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连接件,所述加强连接件上开设角部连接孔,螺栓插入相邻两个拼装单元的线连接孔和角部连接孔将拼装单元连接为骨架。所述拼装单元一字并联为为平层结构,或平层结构竖向叠拼成多层结构。所述底梁、顶梁和立柱为矩形钢管、H型钢、槽钢或上述任意组合。所述四根底梁围合成的平面内设置有纵次梁和横次梁,所述纵次梁为工字钢,所述横次梁为扁钢。所述底梁外包有加强角钢,所述加强角钢与底梁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底梁首尾相接处设置有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通过螺钉与底梁连接。所述顶梁两端至少焊接有两个吊装耳板。所述顶梁相交处设置有连接上下层的连接锥体,所述连接锥体的上部呈圆台状,下部呈圆柱状,所述圆台部分的高度为20mm,所述圆柱部分的高度为40mm,所述连接锥体整体露出上层矩形钢管50mm。所述顶梁外侧面悬挑设置有走廊支架,所述走廊支架的断面呈直角梯形,梯形长边为180mm,短边长20mm。所述走廊支架外端面设置有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的横板与走廊支架焊接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由工字钢对剖而成,其长度为200mm,其立板上开有圆形连接孔。所述的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平整活动房搭建场地;步骤二,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按照需要搭建的房屋尺寸弹出房屋外轮廓线和基础轮廓线.步骤三,施工活动房的基础;步骤四,待基础的混凝土等级达到设计标准后,将屋面板、楼面板、墙面板和连接好拼装单元的运至现场,采用起重机配合吊装入位;步骤五,拼装单元入位后,再将螺栓插入加强连接件内的角部连接孔内固定形成骨架;步骤六,在骨架上连接屋面板、楼面板和墙面板,形成活动房;步骤七,在活动房内安装生活辅助构件及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其相对于现有的拆装式活动房具有a、安装简便快捷工厂化集成,现场吊装入位即可使用山、运输方便产品设计充分考虑了运输环节,可提供最佳装载模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按照施工现场常用房间的尺寸,将拼装单元设置为相同尺寸规格,这样拼装单元可长期周转使用,维护费用较低,因此一次性投入后按周转次数分摊成本。总体比拆装式活动房节省费用。另外,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混凝土基础、地面等建筑垃圾,对社会环保是一大贡献。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施工工地施工工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平面图。图2是正立面图。图3是图2中A处详图。图4是连接销详图。图5是加强角钢详图。图6是侧立面图。图7是T型连接件详图。图8是走廊支架详图。附图标记1 一底梁、2 —吊装耳板、3 —连接锥体、3. I 一圆台部分、3. 2 一圆柱部分、4 一加强连接件、5 —角部连接孔、6 —走廊支架、7 —加强角钢、8 —纵次梁、9 一横次梁、10 一线连接孔、11 - T型连接件、12 —螺钉、13 —圆形连接孔、14 一顶梁、15 —立柱、16 —加强钢板。具体实施例方式5实施例参见图I至图8所示,一种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包括骨架、屋面板、楼面板和墙面板,所述骨架由若干个拼装单元通过螺栓拼接而成,所述拼装单元为四根底梁I、四根顶梁14和四根立柱15焊接成六面框,所述顶梁14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线连接孔10,立柱15和顶梁14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连接件4,所述加强连接件4上开设角部连接孔5,螺栓插入相邻两个拼装单元的线连接孔10和角部连接孔5将拼装单元连接为骨架。所述加强连接件4为直角三角形钢板,其厚度不小于6_,边长不小于200_,所述角部连接孔5的中心距离加强连接件4的斜边不大于35mm。墙面板一般采用彩钢岩棉墙板,总厚度为101mm,彩钢厚度去O. 5mm,芯材厚度为100mm,楼面板一般采用50mm后C30钢筋混凝土,其内配钢筋网片,楼面板上根据需要铺设木地板或地砖。所述屋面板采用101厚彩钢岩棉屋面板,并根据需要进行吊顶。墙面板上预留有门窗孔洞,门采用彩钢夹心板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或塑钢窗。所述拼装单元的尺寸常用尺寸为6000 X 3100 X 2300 。所述拼装单元一字并联为为平层结构,或平层结构竖向叠拼成多层结构。所述底梁I、顶梁14和立柱15为矩形钢管、H型钢、槽钢或上述任意组合。常用为矩形钢管,矩形钢管的规格为100 X100 X bmm。所述四根底梁I围合成的平面内设置有纵次梁8和横次梁9,所述纵次梁8为工字钢,所述横次梁9为扁钢。所述工字钢的规格为120X70X 。所述底梁I外包有加强角钢7,所述加强角钢7与底梁I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底梁I首尾相接处设置有加强钢板15所述加强钢板15通过螺钉12与底梁I连接。所述加强角钢的规格为所述顶梁14两端至少焊接有两个吊装耳板2。所述吊装耳板为12_冲眼制作,其上开有直径为32mm的圆孔。所述顶梁14相交处设置有连接上下层的连接锥体3,所述连接锥体3的上部呈圆台状,下部呈圆柱状,所述圆台部分3. I的高度为20mm,所述圆柱部分3. 2的高度为40mm,所述连接锥体3整体露出上层矩形钢管50mm。所述顶梁14外侧面悬挑设置有走廊支架6,所述走廊支架6的断面呈直角梯形,梯形长边为180mm,短边长20mm。所述走廊支架6外端面设置有T型连接件11,所述T型连接件11的横板与走廊支架6焊接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11由工字钢对剖而成,其长度为200mm,其立板上开有圆形连接孔13。所述的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平整活动房搭建场地;步骤二,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按照需要搭建的房屋尺寸弹出房屋外轮廓线和基础轮廓线.步骤三,施工活动房的基础;步骤四,待基础的混凝土等级达到设计标准后,将屋面板、楼面板、墙面板和连接好拼装单元的运至现场,采用起重机配合吊装入位;步骤五,拼装单元入位后,再将螺栓插入加强连接件4内的角部连接孔5内固定形成骨架;步骤六,在骨架上连接屋面板、楼面板和墙面板,形成活动房;步骤七,在活动房内安装生活辅助构件及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包括骨架、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钢结构活动房,包括骨架、屋面板、楼面板和墙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由若干个拼装单元通过螺栓拼接而成,所述拼装单元为四根底梁(1)、四根顶梁(14)和四根立柱(15)焊接成六面框,所述顶梁(14)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线连接孔(10),立柱(15)和顶梁(14)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连接件(4),所述加强连接件(4)上开设角部连接孔(5),螺栓插入相邻两个拼装单元的线连接孔(10)和角部连接孔(5)将拼装单元连接为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合平,李斌,赵宏元,徐悦,孙逊,闫伟东,魏秀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