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含减振子结构的功能可恢复巨型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355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41
一种含减振子结构的功能可恢复巨型框架结构属于减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结构为:主框架柱采用高弹性、高强度构件,连梁采用可更换构件,并选定部分子结构作为减振子结构;减振子结构包括减振子结构柱、减振子结构梁、减振子结构附加柱、隔震支座和耗能阻尼器;减振子结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减振子结构附加柱;减振子结构柱、减振子结构附加柱与主框架梁脱离,减振子结构梁与主框架柱脱离,减振子结构柱及减振子结构附加柱的底部均设置隔震支座;顶部减振子结构梁与主框架柱之间设置耗能阻尼器,防止减振子结构与主框架结构碰撞。减振子结构可以减轻地震作用,同时引导结构在隔震支座、耗能阻尼器和连梁产生损伤,从而实现巨型框架结构功能可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含减振子结构的功能可恢复巨型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一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3的大城市位于基本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在地震区大量兴建超高层建筑,而考虑到超高层使用功能综合、人员密集、结构预期寿命长等原因,不仅要求其在强烈地震中不倒塌,还希望结构具有恢复功能(Resilience)的能力,功能可恢复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减震控制结构受到了工程界人员的青睐,但是目前功能可恢复结构主要针对多高层结构,对于超高层结构功能 可恢复设计较难实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的专利技术。巨型框架结构体系是一种较为适合超高层建筑的一种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由主、次两级结构组成,层次明确、整体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主体结构和次结构(子结构)可以设置不同的材料,从而节省资源;次架结构中的梁柱可以抽空,能满足许多具有特殊形态和使用功能的建筑平立面要求。但是地震发生损伤后也很难实现功能可恢复,因为主框架梁、柱节点在传递地震能量的同时自身会耗散绝大部分的地震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减振子结构的功能可恢复巨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巨型框架结构中选定部分子结构作为减振子结构;减振子结构包括减振子结构柱、减振子结构梁、减振子结构附加柱、隔震支座和耗能阻尼器;减振子结构柱与巨框架结构的主框架梁脱离,减振子结构梁与巨框架结构的主框架柱脱离,并在减振子结构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减振子结构附加柱;减振子结构柱及减振子结构附加柱的底部均设置隔震支座;在减振子结构的顶部、减振子结构梁与巨框架结构的主框架柱之间设置耗能阻尼器,防止减振子结构与巨型框架结构碰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征蒋庆叶列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