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酸性蚀刻液中回收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布有阳离子交换膜的阳极室插入电解槽中,在电解槽中加入Cu2+浓度为20—35g/l的酸性蚀刻液,在阳极室中加入质量比为20—25%的稀硫酸溶液,以有二氧化铱涂层钛板为阳极电解板,以无涂层钛板为阴极电解板,阴极电解板、阳极电解板分别插入电解槽、阳极室中并分别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正极连接,阳极电解板与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50—100mm,电化学处理的温度为25±5℃,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为3.6—4.2V,电流密度为600—800A/m2,电解两个小时后,当Cu2+浓度降到小于20g/l,溢流出一部分体积的蚀刻液,将溢流出来的蚀刻液返回高铜溶度的酸性蚀刻液中,增强其酸性和氧化性,提高其氧化还原电位,减少盐酸物料的添加,同时再向电解槽中补加相同体积的酸性蚀刻液,使电解槽中Cu2+浓度维持在20g/l以上,如此循环便在阴极电解板上析出金属铜,阳极室中的水氧化产生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电解槽中补充失去的铜离子,并与氯离子结合生成盐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湘梅,陈鉴铨,彭鹏,武斌,周漫,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聚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