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稀土精矿回转窑焙烧装置的二次焙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762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41
一种硫酸稀土精矿回转窑焙烧装置,是由焙烧窑燃烧系统的高温焙烧窑燃烧废气的排放,通过烟气排放管道进入低温焙烧窑中,废气的余热再利用,低温焙烧窑燃烧废气的排放进入打散干燥机中,废气的余热再利用,打散干燥机中的废气通过气固分离后排出;高温焙烧窑进口的废气通过气固分离后排出;焙烧窑系统的硫酸稀土精矿焙烧料在低温焙烧窑焙烧完成通过出口端进入高温焙烧窑的进口端,焙烧料在高温焙烧窑焙烧完成通过冷却机一侧的排料管排入溶解池。稀土精矿通过低温和高温二次充分的焙烧,提高稀土精矿分解,焙烧窑的余热循环利用,回收废气中的硫酸用于生产,减少了废渣,净化了空气,工艺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提高了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焙烧的稀土精矿,尤其是一种一种硫酸稀土精矿回转窑焙烧装置的二次焙烧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以浓硫酸焙烧法冶炼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相继开发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硫酸法,其中浓硫酸高温强化焙烧法(三代酸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已成为处理包头稀土精矿的主导工业生产技术,目前,90%的包头稀土精矿均采用浓硫酸高温强化焙烧法处理。浓硫酸高温强化焙烧法(三代酸法)主要工艺先用回转式烘干机烘干稀土精矿,然后在I吨50%稀土精矿中加入I. 3 I. 4吨的浓硫酸(92%以上),充分混合后,进入回转窑焙烧60 90min,物料经焙烧被逐步加热到800°C,稀土精矿与硫酸在回转窑内发生化学反应,稀土矿物分解成可溶性盐类,经水溶解后进入溶液中,最终经分离得到各种稀土氧化物。该工艺主要缺陷是(I)钍以焦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废渣中,无法回收,造成钍资源的浪费放射性超标;(2)窑尾产生大量废气,废气中含有HF、SO2, SO3、硫酸雾等多种有害成分,导致废气处理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投资和运行费用高,鉴于上述的诸多原因,需要改进稀土精矿焙烧窑的装置及其焙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酸稀土精矿回转窑焙烧装置,是由稀土仓(1)、铁粉仓(2)、稀土计量称(3)、铁粉计量称(4)、输送机(5)、打散干燥机(6)、低温系统气固分离器(7)、干粉仓(8)、干粉计量称(9)、搅拌器(10)、硫酸计量系统(11)、喂料烟室(12)、低温焙烧窑(13)、低温窑燃烧系统(14)、低温系统收尘器(15)、低温系统排风机(16)、高温焙烧窑(17)、高温窑燃烧系统(18)、冷却机(19)、高温系统气固分离器(20)、换热器(21)、高温系统收尘器(22)、高温系统排风机(23)构成,其特征在于:高温焙烧窑(17)进口端的上方设置低温焙烧窑(13)的出口端,低温焙烧窑(13)进口端设置喂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迎朝代家聚王群红陈辉魏军魁缪祥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水泥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