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381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斜面菌种黑曲霉菌株J6经PDA培养基培养至孢子成熟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孢子萌发得孢子种子液;B、将所述孢子种子液,按5-10%(质量百分比)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5℃浅盘培养4-7d,其间翻曲2~3次,得到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该方法制得的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既能高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又能高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铬、铅等,达到了多重修复土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肥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种各样的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对土壤造成的多重污染;还有各种化工厂和矿区附近的土壤也被重金属造成严重污染。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每年农药使用量约8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农药生产总量从1990年起一直名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目前,我国农药产品结构仍以杀虫剂为主,杀虫剂的生产量占农药总产量70%左右,其中有机磷杀虫剂占杀虫剂总产量的70%,在年产量万吨以上的6个杀虫剂品种中,有5个是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的主要特点是杀虫谱广、杀虫迅速、见效快且价格便宜,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机磷杀虫剂的使用不可避免。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为18亿亩,约有13%受农药污染,面积约为2. 4亿亩。以上述两个70%计,有机磷农药残留显然是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种类,这其中有机磷杀虫剂的总量最大,故在农药和各种化学药品污·染中,有机磷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另外,据统计,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面积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受矿区污染土壤达200多万公顷,受农药和各种化学药品污染的耕地面积达6000多万公顷。大面积的土壤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造成粮食减广和农残超标,在我国生广的农广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闻达20 %左右,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另外,在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没有污染的地区。因此,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健康的瓶颈。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且刻不容缓的工作,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我国土壤的生态平衡和安全。在各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最环保、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现有的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大多是针对某一种污染的修复,而实际上土壤污染类型往往是多重污染,既有农药和化学物质污染,还有重金属污染,只不过是在某一地区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研发一种多功能土壤修复剂来处理污染土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方法制得的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既能高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又能高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铬、铅等,达到了多重修复土壤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A、将斜面菌种黑曲霉菌株J6经PDA培养基培养至孢子成熟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孢子萌发得孢子种子液;B、将所述孢子种子液,按5-10% (质量百分比)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5°C浅盘培养4-7d,其间翻曲2 3次,得到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优选地,所述步骤A,具体为将斜面菌种黑曲霉菌株J6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于25-32°C培养3-5天,孢子成熟后用灭菌的种子培养基冲洗平板,配制成密度约3 X IO8个/mL的菌悬液,加入种子培养基中,25-35 V,150-200r/min摇床培养6_24h后孢子萌发得孢子种子液。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所述孢子种子液按5-10% (质量百分比)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其固体发酵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分数)麸皮与米糠的比例4 1,得到物料与固体发酵营养液的比例为I : 2,硫酸铵3-6% ;初始pH6.0-7. 5,25-35°C浅盘培养4-7d,其间翻曲2 3次,待孢子长成后即得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优选地,所述种子培养基组分为NaCllg、KH2PO4 O. 5g、K2HPO4 I. 5g、(NH4) 2S04lg、MgSO4 · 7H20 0. Ig 和葡萄糖 2g 定容至 IOOOmL, ρΗ7· 0。·优选地,所述固体发酵营养液组分为MgSO4 · 7H20 O. 5g、KH2PO4 I. 0g, Na2HPO4O.2g、MnS04 0 . 0 3 5g、CuS04 ·5Η20 0. 007g 和 FeSO4 · 7H20 0. 007g,加蒸馏水至 IOOOmL, pH 自然,121°C灭菌20min,冷却后备用。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具有以下技术效果I、该修复剂的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耐高温、遗传性状稳定,且降解酶系丰富,降解底物范围广,它不仅能降解以甲拌磷、辛硫磷为代表的硫代磷酸酯类(P = S键)有机磷农药,还能降解以氧化乐果为代表的磷酸酯类(P = O键)有机磷农药。2、该修复剂对有机磷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效果良好,环保效果明显,并且起到了活化土壤,改善土壤菌群结构,进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达到了多重修复土壤的目的。3、用该法制备的多功能土壤修复剂的有效活菌数(孢子数)高达2.4X108cfu/g,远高于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GB20287-2006(有效活菌数> 0. 5 X 108cfu/g),其它技术指标也均符合国家标准GB20287-2006规定。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其包括A、将斜面菌种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J6 (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 4220,保藏日期2010年10月12日)经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组分为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20g,pH自然,下同)培养至孢子成熟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孢子萌发得孢子种子液;B、将所述孢子种子液,按5-10% (质量百分比)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5°C浅盘培养4-7d,其间翻曲2 3次,得到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具体为将斜面菌种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菌株J6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于25-32°C培养3_5天,孢子成熟后用灭菌的种子培养基冲洗平板,配制成密度约3 X IO8个/mL的菌悬液,加入种子培养基中,25-35°C,150-200r/min摇床培养6-24h后孢子萌发得孢子种子液。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所述孢子种子液按5-10 % (质量百分比)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其固体发酵培养基组分为(按质量分数)麸皮与米糠的比例4 1,得到物料与固体发酵营养液的比例为I : 2,硫酸铵3-6% ;初始pH 6.0-7. 5,25-35°C浅盘培养4-7d,其间翻曲2 3次,待孢子长成后即得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组分为NaCl lg、KH2PO4O. 5g、K2HPO4L 5g、(NH4)2SO4Ig^MgSO4 ·7Η20 O. Ig和葡萄糖2g定容至1000mL,pH7. 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该实施例的比例进行配比成为其他总质量的种子培养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可以再加入Ig左右的麸皮(有利于孢子分散,防止黑曲霉菌丝形成球状),得到该种子培养基的PH 5. 5-7.5。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体发酵营养液组分为=MgSO4 · 7H20 O. 5g、KH2PO4L 0g、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斜面菌种黑曲霉菌株J6经PDA培养基培养至孢子成熟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孢子萌发得孢子种子液;B、将所述孢子种子液,按5?10%(质量百分比)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5℃浅盘培养4?7d,其间翻曲2~3次,得到多功能土壤修复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恩王继雯甄静杨文玲刘莹莹李冠杰周伏忠陈国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