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03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目前缺乏能够耐多种重金属生长的功能菌株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T1,其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029,保藏日期为2023年7月27号,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铜绿假单胞菌T1对重金属的耐受种类多,耐受能力强,适用于在多种重金属污染水体或土壤治理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是一株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比如采矿业、冶金业、电镀业和制革业等,含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废弃物、废液的排放也越来越多,在现实中开始对土壤和水域造成大面积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水土中铜、锌、镉、铬、铅等金属离子的浓度超过了一定的浓度范围而导致的结果。重金属可通过污染地下水、农产品、水产品等多种形式的沉积,对人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2、重金属污染一般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且存在形式复杂,很难治理。传统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包括:换土、淋洗、电动修复和热处理等方式,化学修复法是需要通过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比如碳酸钙、磷酸盐、金属氧化物等,将重金属元素氧化、或还原、或沉淀、或抑制,达到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的效果。虽然物理修复法和化学修复法的技术均相对比较成熟,但存在流程复杂、能耗大、成本高和严重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条件下,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非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长久之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株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029,该菌株的16S rDNA 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 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在修复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属至少为铜、锌、铬、镉、铅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在修复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最高可耐重金属铜的浓度为200mg/L、锌的浓度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株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029,该菌株的16s rdna 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 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在修复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属至少为铜、锌、铬、镉、铅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多种重金属的铜绿假单胞菌t1在修复重金属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阳亓兰达岳丹丹潘梦诗张宗源周留柱陈登辉王雪妍李久楠徐宏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