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纹枯病菌的接种方法,属于水稻纹枯病防治
技术介绍
由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在自然条件适合下可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由于丝核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至今仍没有得到水稻纹枯菌的抗性品种,关于水稻纹枯病杀菌剂药效测定和品种对纹枯病抗性至今还没有一种快捷的接种和鉴定方法。现阶段科研人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接种水稻纹枯病菌。I、菌核法,待盆栽中的稻苗长到4一5 Cm高时,将菌核研磨成粉末状,用无菌水溶解稀释后倒入盆中,轻轻震荡,使纹枯病菌在盆中均匀分布。2、牙签嵌入接种,在抽穗期将水稻植株从田间移入盆中,将经接菌培养的长2 cm左右木制短牙签嵌入植株的叶鞘内侧,然后,将水稻叶片喷湿,在常温下观察病情发展。3、玉米沙法,在玉米沙培养基中接种纹枯病菌株菌碟,25°C下·恒温培养14 d。待玉米沙培养基布满纹枯病菌丝,倒出培养基粉碎后,在水稻苗的近基部均匀撒进玉米沙接种。以上几种接种方法有的需要保湿,有的接种方法接种材料准备较为繁琐,工作量大,不适应于即时接种,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纹枯病菌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以通用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hun);当菌丝布满培养皿时,在菌落边缘打孔制成直径为5mm的菌碟为下一步接种做准备;接种时,将水稻叶鞘稍扒开,使用跳针将菌碟送入扒开的叶鞘内,不需保湿,接种后将叶鞘复原即可;一个叶鞘可接种1?2个菌碟,7?10天后发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福,吉沐祥,束兆林,费志华,王莉莉,吴华蕾,缪康,赵来成,吴祥,陈源,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