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以及烃氧基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58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从第一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将盐酸水溶液从第二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并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中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其中,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1和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2各自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30-80%,且D1<D2。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不仅可以不使用额外的有机溶剂,而且由于集反应与分离于一体,因此还能高纯度、高收率地获得目标产物,减少了单独分离的步骤,从而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以及一种烃氧基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烃氧基胺盐酸盐又名O-取代烃基盐酸羟胺,其通式为H2NOR1 · HC1,其中,R1可以为C1-C6的烷基、C2-C6的烯基、C7-C13的芳基及这些基团的齒代物(齒素例如可以为Br、Cl坐^寸/ ο烃氧基胺盐酸盐是一类用途广泛且价格昂贵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该类化合物可用作烷氧胺基化试剂,在有机合成和新药生产中将烷氧胺基基团引入到酮类化合物(特别是甾族化合物);可用作药物头孢呋新侧链及农药苯草酮、烯草酮、烯禾定等除草剂生产的中间体,也可用作新医药及新农药创制领域的中间体。目前用于合成烷氧胺基盐酸盐的方法有季永新(化学与粘合,2001,5,200-202)介绍的合成烷氧胺基盐酸盐的工艺过程包括用亚硫酸氢钠及二氧化硫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羟胺亚硫酸钠,再经烷基化、水解、中和成盐生成产品。但是,该工艺过程要使用液体二氧化硫与亚硝酸钠,毒性大且污染严重,同时生产一吨产品要产生十多吨含大量硫酸钠的废水,并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等废气,因而在安全、环保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李文骁等(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7,22-23,29)介绍了利用乙酸乙酯与羟胺进行肟化反应,对N进行保护后,再用硫酸二乙酯进行乙基化生成醚后再水解制备乙氧胺的工艺。其中,在乙基化后要减压蒸馏除去N-乙基-O-乙基胺等杂质,加酸水解、中和、蒸馏得到乙氧胺,收率为85%左右,但存在蒸馏除杂难以达到效果,乙基化等工艺条件难以控制的问题。 US 4981996A公开了一种O-取代烷基盐酸羟胺(也即烷氧胺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羟胺-O-磺酸与碱金属烷氧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反应直接制备O-取代烷基盐酸羟胺。然而,该方法需要采用较危险的发烟硫酸,且生成的烃氧基胺需要在一定压力下减压蒸馏,操作条件相对较难控制,并且该方法会产生较多的废酸,给后续废物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曾试图将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与盐酸接触反应,并通过蒸馏塔从塔底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然而,由于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而难以工业化生产(I)该方法中为了实现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的丙酮或丁酮与烃氧基胺盐酸盐分离,需要在反应体系中额外加入有机溶剂(如甲苯、己烷等),使得蒸馏分离的操作过程具有较闻的危险性;(2)反应时间较长,副反应较多,从而导致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收率较低;(3)该方法只能实施间歇式生产,导致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烃氧基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存在操作危险以及收率和产率较低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从第一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将盐酸水溶液从第二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并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中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其中,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l和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2各自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30-80%,且Dl < D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烃氧基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酮氨肟化反应条件下,在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存在下,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丙酮或丁酮、过氧化氢以及氨进料到反应器中接触反应,得到丙酮肟或丁酮肟,其中,过氧化氢与丙酮或丁酮的摩尔比为1-1. 3 ;·(2)在取代反应条件下,将步骤(I)中得到的丙酮肟或丁酮肟与卤代烃接触反应,并从该接触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中分离出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3)采用上述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将步骤(2)中得到的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与盐酸水溶液各自连续注入精馏塔中进行催化蒸馏接触,并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中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通过在催化蒸馏塔中进行,并使不同的反应原料从催化蒸馏塔的不同位置进料,不仅可以不使用额外的有机溶剂,而且由于集反应与分离于一体,因此还能高纯度、高收率地获得目标产物,减少了单独分离的步骤,从而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从第一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将盐酸水溶液从第二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并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中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其中,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l和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2各自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30-80%,且Dl < D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方法,通过将盐酸水溶液与酮肟醚化合物(即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各自在精馏塔的中间段注入精馏塔中,并且使盐酸水溶液的进料口在所述酮肟醚化合物的进料口的上方,使得盐酸与所述酮肟醚化合物反应产生的酮化合物在不额外使用有机溶剂(如甲苯、己烷等)的情况下即可从精馏塔的塔顶排出;而且还可以实现将盐酸水溶液与所述酮肟醚化合物逆流接触,提高了反应速度,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另外还能够实现连续式生产,提高了整个工艺的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方法,反应和精馏同时进行,即盐酸水溶液与所述酮肟醚化合物各自在精馏塔的中间段注入精馏塔中进行反应,同时反应产物也在精馏塔的中间段进行分离,结果重组分烃氧基胺盐酸盐等落入塔釜,轻组分酮化合物则作为塔顶轻组分排出。在优选情况下,Dl与D2之间的差值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5-30%,更优选为5-20%。在该优选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收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方法,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可以为20-100,优选为 30-8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方法,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温度可以为70-110°C,优选为85-950C ;塔顶温度可以为50-65°C,优选为55_60°C。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方法,盐酸水溶液与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的反应可以由以下反应式(I)表示。权利要求1.一种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从第一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将盐酸水溶液从第二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并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中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其中,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l和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2各自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30-80%,且Dl < D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Dl与D2之间的差值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5-30 %,更优选为5-2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为20-100,优选为 30-8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温度为70-110°C,优选为85-950C ;塔顶温度为50-65°C,优选为55_60°C。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盐酸水溶液中的HCl与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的用量的摩尔比为I. 1-2. 5 1,优选为I. 5-2 I ;所述盐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5-35重量%,优选为20-25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酮肟醚制备烃氧基胺盐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丙酮肟醚或丁酮肟醚从第一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将盐酸水溶液从第二进料口连续注入精馏塔,并从所述精馏塔的塔底液中分离出烃氧基胺盐酸盐,其中,从所述第一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1和从所述第二进料口到塔底之间的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D2各自占所述精馏塔的总塔板数或理论塔板数的30?80%,且D1<D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罗署李玲叶长燊邱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欧迅化学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