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居民小区内的花园式雨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城市水循环和区域水循环的组成中,雨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水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城市中混凝土路面、屋面等大面积的不透水面的增加,使城市的地面径流量和峰流量均增加,峰流量提前;其次,我国城市对雨水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雨污分流”技术上,而缺少雨水的利用和就地入渗观念,这使得我国大多雨水规划设计仅仅致力于雨水排水,而缺少雨水水质、水量的调节和雨水资源的利用。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径流污染。城市雨水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大对雨水的治理和利用将很大程度的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暴雨管理专家开发了一种模拟自然水文条件原理,基于源头控制的多点微观暴雨控制策略,即低影响开发(LID)。LID注重因地制宜,通过一系列保护性设计,生物滞留、过滤渗透、净径流储存等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化处理,做到对城市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的控制。这与我国国内对雨水的处理相比,具有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居民小区内的花园式雨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居民小区内的低势绿地(1)中的弃流进水渠(2)、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和过滤蓄水池(4),弃流进水渠(2)围绕在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和过滤蓄水池(4)的周围,过滤蓄水池(4)的溢流出水边将环形的弃流进水渠(2)隔断,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与过滤蓄水池(4)紧连,所述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由内墙分成多个网格块(6),每个网格块(6)留有雨水漫流的豁口,各网格块(6)覆盖有植物,折流式控水处理池(3)的底层有改良土壤层(11)和下层填料层(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宏祥,龚浩,申随兵,李珅,邹博宇,李丽敏,胡学斌,何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