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道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7404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3:09
本公开涉及一种海绵道路系统,包括:透水路面,透水路面的两侧设置路缘石,并且包括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导水沟,包括依次设置在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之间的具有防渗结构的第一导水沟和第二导水沟,第一导水沟和第二导水沟之间设置有透水路缘石,该透水路缘石的侧壁开设排水孔,第一导水沟的侧壁开设与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蓄水池,该蓄水池的侧壁和底板为防渗结构,内部包括多个水井以及填充于多个水井周围的碎石储水层,第一导水沟通过第一导水管连通到碎石储水层;雨水花园,设置于车行道路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碎石层,且种植土层和碎石层内设置集水井,第二导水沟通过第二导水管连通到集水井。实现了道路积水的收集利用。

Sponge road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onge road system, including: permeable pavement, curb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permeable pavement, and includes pedestrian and car road pavement; gutters,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slot and the impervious structure of second gutters with between pedestrian and car road pavement,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slot the guide has permeable stone set between the side wall of the ditch, water permeable stone open drainage hole, the first side wall gutters open first water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rainage hole;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side wall and bottom impervious structure, interio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wells and filled in around wells the gravel aquifer, the first drain connected to the gravel aquifer through the first aqueduct; rain garden, set on the car side of the road, including planting soil, gravel from top to bottom A water collecting well is arranged in the planting soil layer and the crushed rock layer, and the second guiding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collecting well through the second aqueduct. The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oad seeper ar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道路系统
本公开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海绵道路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普通道路大多数是通过沥青、混凝土、花砖等进行路面硬化铺装,一般是边施工边养护机械作业,耗费人力、物力等遇到恶劣天气施工便会滞后;并且存在道路损坏更换繁琐等不便利的问题。同时由于路面不具有透水性,导致雨水很难下渗,造成雨水白白流走,形成内涝的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雨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系统,该道路系统能够收集、重复利用水资源,避免道路积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系统,包括:透水路面,该透水路面的两侧设置有路缘石,并且包括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导水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人行路面和所述车行路面之间的具有防渗结构的第一导水沟和第二导水沟,所述第一导水沟和所述第二导水沟之间设置有透水路缘石,该透水路缘石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第一导水沟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蓄水池,该蓄水池的侧壁和底板为防渗结构,并且内部包括多个水井以及填充于所述多个水井周围的碎石层,所述第一导水沟通过第一导水管连通到所述碎石层;雨水花园,设置于所述车行道路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碎石层,且所述种植土层和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集水井,所述第二导水沟通过第二导水管连通到所述集水井。可选地,所述人行路面的铺装结构包括安装有海绵砖的多个海绵砖框架和多个人行桩基,所述多个人行桩基呈矩阵式排列,每一排人行桩基中相邻两个人行桩基之间以及每一列人行桩基中相邻两个人行桩基之间均连接有龙骨梁,所述龙骨梁围成多个矩形单元,每个海绵砖框架铺装到一个矩形单元上。可选地,所述人行路面的铺装结构还包括多个立柱,该多个立柱与所述多个龙骨梁一一对应,每个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支撑在所述龙骨梁的中部。可选地,所述车行路面的铺装结构包括多个海绵预制砖和多个车行桩基,该多个车行桩基成排的间隔布设于所述第二导水沟和所述雨水花园之间以形成多排铺装空间,所述多个海绵预制砖顺次拼接到每排铺装空间内。可选地,所述海绵预制砖内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第二导水沟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可选地,所述车行路面铺砖结构还包括多个支撑梁,该支撑梁下端嵌入到地面,上端用于支撑所述海绵预制砖。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水沟和所述第二导水沟上分别覆盖有滤水盖板,所述第一导水沟与所述人行路面平齐,所述第二导水沟与所述车行路面平齐,所述透水路缘石的排水孔高于所述车行路面。可选地,所述多个水井呈蜂窝状结构且由滤水墙围筑而成,并且包括两个出水井以及位于该两个出水井之间的多个储水井,所述出水井两侧填充有所述碎石层并且内部设置有抽水泵。可选地,所述出水井延伸至地面,并覆盖有硅砂井盖,所述储水井位于所述蓄水池内部,并覆盖有混凝土盖板。可选地,所述蓄水池的底板为钢筋混凝土板,该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有防渗透气砖,所述蓄水池的侧壁包覆有防渗透气膜。可选地,所述雨水花园的底壁和侧壁设置有防渗透气砂层。可选地,所述雨水花园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砂棒,所述砂棒一端位于所述种植土层,一端位于所述碎石层。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雨水经过透水路面,一方面会保存到透水路面内,另一方面会分别进入到第一导水沟和第二导水沟内,第一导水沟经过第一道水管的导流将雨水存储到蓄水井内,以便重复利用;第二导水沟内的水则会通过第二导水管导流到雨水花园内,用于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这样,整个道路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存储和重复利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有效保证道路的干爽和透气,有利于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海绵道路系统结构图。图2是道路系统中的人行路面的系统装配图。图3是海绵砖框架的结构图。图4是人行路面的铺装结构图。图5是道路系统中的车行路面的系统装配图。图6是蓄水池的结构图。图7是雨水花园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路缘石11台阶面21海绵砖211过滤膜22人行桩基23龙骨梁24海绵砖框架241海绵砖安装槽25立柱31海绵预制砖32车行桩基321桩体322凸台311集水管33支撑梁4导水沟41第一导水沟42第二导水沟411第一进水口421第二进水口5透水路缘石51排水孔6蓄水池61碎石储水层62水井621出水井622储水井6211硅砂井盖6221混凝土盖板63防渗透气砖64防渗透气膜7雨水花园71种植土层72碎石层73集水井731滤水井盖74砂棒75防渗透气砂层8第一导水管9第二导水管10滤水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系统,其中,包括:透水路面,该透水路面的两侧设置有路缘石1,并且包括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和导水沟4,该导水沟4包括依次设置在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之间的具有防渗结构的第一导水沟41和第二导水沟42,第一导水沟41和第二导水沟42之间设置有透水路缘石5,该透水路缘石5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51,第一导水沟41的侧壁开设有与排水孔5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411,第二导水沟42的侧壁开设有与车行路面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421;还包括蓄水池6,该蓄水池6的侧壁和底板为防渗结构,并且内部包括多个水井62以及填充于多个水井62周围的碎石储水层61,第一导水沟41通过第一导水管8连通到碎石储水层61;以及雨水花园7,设置于车行道路2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71、碎石层72,且种植土层71和碎石层72内设置有集水井73,第二导水沟42通过第二导水管9连通到集水井73。当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的大部分积水会分别流入到第一导水沟41和第二导水沟42内。其中,第一导水沟41内的水会通过第一导水管8导流到蓄水池6的碎石储水层61内,由碎石储水层61不断的将水输送到多个水井62内进行存储和过滤,用于道路冲洗和景观用水等,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而第二导水沟42内的水则会通过第二导水管9流入到雨水花园7的集水井73内,进行存储,以供种植土层71的植被利用和吸收,同时雨水花园7本身的碎石层72也具有保水的功能,也可以为植被提供水分进行吸收。需要说明的是,路缘石1可以为立柱式的长方形也可以为L形,对此并不做限制。另外,当第二导水沟42内的存储量已满,车行路面的积水还可以先后通过排水孔51和第一进水口411,进入到第一导水沟41内,将积水一并排到蓄水井6内进行储存。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防止车行路面的积水会流入到人行路面内,人行路面的高度可以高于车行路面,避免积水溅到行人身上。为了实现海绵道路的快速铺装,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面,人行路面的铺装结构包括安装有海绵砖21的多个海绵砖框架24和多个人行桩基22。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多个人行桩基22呈矩阵式排列,每一排人行桩基22中相邻两个人行桩基22之间以及每一列人行桩基22中相邻两个人行桩基22之间均连接有龙骨梁23,龙骨梁23围成多个矩形单元,每个海绵砖框架24铺装到一个矩形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绵道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路面,该透水路面的两侧设置有路缘石(1),并且包括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导水沟(4),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人行路面和所述车行路面之间的具有防渗结构的第一导水沟(41)和第二导水沟(42),所述第一导水沟(41)和所述第二导水沟(42)之间设置有透水路缘石(5),该透水路缘石(5)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51),所述第一导水沟(4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排水孔(5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411);蓄水池(6),该蓄水池(6)的侧壁和底板为防渗结构,并且内部包括多个水井(62)以及填充于所述多个水井(62)周围的碎石储水层(61),所述第一导水沟(41)通过第一导水管(8)连通到所述碎石储水层(61);雨水花园(7),设置于所述车行路面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71)、碎石层(72),且所述种植土层(71)和所述碎石层(72)内设置有集水井(73),所述第二导水沟(42)通过第二导水管(9)连通到所述集水井(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路面,该透水路面的两侧设置有路缘石(1),并且包括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导水沟(4),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人行路面和所述车行路面之间的具有防渗结构的第一导水沟(41)和第二导水沟(42),所述第一导水沟(41)和所述第二导水沟(42)之间设置有透水路缘石(5),该透水路缘石(5)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51),所述第一导水沟(4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排水孔(5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411);蓄水池(6),该蓄水池(6)的侧壁和底板为防渗结构,并且内部包括多个水井(62)以及填充于所述多个水井(62)周围的碎石储水层(61),所述第一导水沟(41)通过第一导水管(8)连通到所述碎石储水层(61);雨水花园(7),设置于所述车行路面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种植土层(71)、碎石层(72),且所述种植土层(71)和所述碎石层(72)内设置有集水井(73),所述第二导水沟(42)通过第二导水管(9)连通到所述集水井(7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路面的铺装结构包括安装有海绵砖(21)的多个海绵砖框架(24)和多个人行桩基(22),所述多个人行桩基(22)呈矩阵式排列,每一排人行桩基(22)中相邻两个人行桩基(22)之间以及每一列人行桩基(22)中相邻两个人行桩基(22)之间均连接有龙骨梁(23),所述龙骨梁(23)围成多个矩形单元,每个海绵砖框架(24)铺装到一个矩形单元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路面的铺装结构还包括多个立柱(25),该多个立柱(25)与所述多个龙骨梁(23)一一对应,每个立柱(25)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支撑在所述龙骨梁(23)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道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行路面的铺装结构包括多个海绵预制砖(31)和多个车行桩基(32),该多个车行桩基(32)成排的间隔布设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张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