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系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营养及有机物的能力,出水水质可达到或超过常规二级处理水平,且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比常规二级处理厂低得多,因而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畜牧业、食品业和矿山等工农业废水的处理。目前人工湿地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针对性和通用性的矛盾,其兼容性存在不足,其自动化也有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比如太阳能微动力动能装置的应用,在人工湿地中暂 时没有出现。目前湿地系统的主要缺陷表现在I、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水,前处理粗放型管理,甚至没有进行处理,因此需要细化。由于实际污水中含有漂浮物、砂子、SS等易对人工湿地系统造成堵塞,使人工湿地系统失去净化功能。2、到目前为止,湿地系统中的植物基本都使用水生作物,易倒伏,而且换季后常落枯萎,不能四季长青,湿地污水治理与景观美化往往不能融为一体。大部分中小城镇及农村没有合理的污水规划,或者就是没有规划,镇、村道路杂乱无章,虽然部分设置合流制管网收集,但这些合流制管网起的作用只是局部的, ...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农村生物污水的人工湿地微动力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1)、漫水堤坝(2)、过滤网闸(3)、堤坝植物种植区(4)、第一水生植物种植区(5)、沸石炭化蔗渣过滤堤(6)、自来水或天然水集水池(7)、絮凝沉淀缓冲池(8)、第二水生植物种植区(9)、过滤池(10)、经济作物种植区(11)、进出水管(12);所述集水池(1)、漫水堤坝(2)、过滤网闸(3)、堤坝植物种植区(4)、第一水生植物种植区(5)、沸石炭化蔗渣过滤堤(6)、自来水或天然水集水池(7)、絮凝沉淀缓冲池(8)、第二水生植物种植区(9)、过滤池(10)、经济作物种植区(11)、进出水管(12)、依次顺序设置;所述自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东,顾杨,倪丹,丁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商达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