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装置,属于污水污泥处理与资源化领域。
技术介绍
与传统硝化-反硝化,或者其它一些新型脱氮工艺仅O. I IkgN. m_3. cf1 (千克氮/立方米*天)的脱氮能力相比,厌氧氨氧化脱氮具有显著优势,已获得的最大脱氮能力达到了 76. 7 kgN.nTlcf1。另外,厌氧氨氧化在减少污水处理厂曝气能耗和弥补碳源不足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意义。由于厌氧氨氧化脱氮所表现出的高效、节能特性,国内外针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厌氧氨氧化菌属于化能自养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细胞产率低,对环境条件敏感,导致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过程十分缓慢。在没有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条件 下,采用其它类型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工艺时,反应器最小的启动时间也大于100天;假如反应器能有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接种,那么最小启动时间可以缩短到50天。因此,在没有多项选择,或者在新建污水处理厂,厌氧氨氧化漫长的启动过程极大的限制了其推广运用。另外,现有的新型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挂膜位置暴露在外,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本地培养,不适用于运输, ...
【技术保护点】
新型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反应器、三相分离装置和恒温水浴系统;所述反应器包括套设在一起并竖向设置的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形成夹层;内筒底部连接有进水区,进水区通过反应器进水管与原水箱相连接,反应器进水管上设有蠕动泵;所述内筒中设有管式装置,管式装置包括筒状外壁,筒状外壁内设有截面呈蜂窝状的多管结构;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箱体,分离器箱体底部与反应器内筒顶部相连接,分离器箱体中部设有尖端朝上的导流锥,导流锥与分离器箱体侧壁之间围成固液分离区,导流锥上方的箱体内设有集气室,集气室底部与固液分离区相连通,集气室顶部连接有排气管;分离器箱体内侧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毅,李泽兵,马家轩,阎延平,张慧敏,张燕玲,张宏新,周宏杰,马爱芬,袁竹青,张荣欣,谷中鸣,匡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