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包括挡网和固定在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吸能器,其中吸能器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挡网连接,还包括驱动端配置在所述挡网上方并在两端连接所述挡网以控制挡网升降的收放装置,而所述挡网的两端连接有配置在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摇杆而形成摆架总成,以在摆架总成竖起的第一状态形成用于巷道底部轨道车辆通过的龙门桥。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具有较好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的挡车装置。
技术介绍
在如矿山斜井巷道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需要设置跑车防护装置,以满足在矿车、人车等发生牵引用钢丝绳断掉而失控时,对失控的如矿车等进行拦阻。挡车栏是斜巷跑车防护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有些情况下挡车栏也可能会被叫做跑车防护装置, 其对于避免各种斜巷跑车事故的发生,确保斜巷运输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挡车栏结构的组成以及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斜巷运输的安全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刚性挡车栏已逐渐被柔性挡车栏所取代,仅存的刚性挡车栏是基于特殊应用的一种挡车栏,本文称为第一类挡车栏,如中国CN2116091U号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卧式自动挡车栏,用于拦阻的部件设置在两道轨之间,通过从下方启闭而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这种结构简练,占用空间小,不会对如猴车等产生设置障碍。但其不能设置缓冲装置,拦截能力差,并有防护死区。 当前被普遍使用的是柔性挡车栏,且柔性挡车栏中普遍被使用的是如中国第 CN201042960Y号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挡车栏,本文称为第二类挡车栏,其采用挡网进行正面拦阻,在挡网两边通过钢丝绳连接有缓冲器,其中挡网被定滑轮组吊挂,通过安装在巷道上方的收放器控制挡网的升降。在这样的结构中,缓冲器必须被刚性固定在导轨两侧,且由于上方空间被占用,猴车无法在这样的巷道中使用。同时由于挡网和钢丝绳占用巷道顶部和两侧空间,当挡网未开启到位或者矿车物料超宽超高,极易造成矿车刮网。不过这类挡车装置具有防护面积大,通过缓冲能够获得可靠的拦截能力。尽管有一些缺陷,这类挡车栏仍然占据了当前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获得兼具上述两种挡车栏的优点而又克服其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一种自复式挡车栏,本文成为第三类挡车栏,其也具有挡网,并在挡网两端通过钢丝绳与固定在矿车轨道两侧的缓冲器相连接,为缩短启闭时间、增大跑车防护装置的防护范围,并满足更广泛的应用,在井巷的矿车轨道下方设有挡网收纳室,挡网收纳室上方设有可启闭的轨道桥,这样,挡网从底部升降,不占用巷道顶部空间,可以满足猴车等在巷道顶部运行设备的安装,适用性更好;巷道底部空间相对较大,这种启闭方式更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拦阻面积。 为克服刚性拦截的缺陷,断开轨道,采用轨道桥结构,以连接缓冲器。然而,这种结构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在于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主要运输巷道轨道的铺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显然涉案专利中轨道桥处无扣件,否则无法实现转动和上下平移。《规程》该条同时又规定“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轨道桥由于存在活动部分,启闭机构的装配间隙必然存在,较长的轨道桥会放大这一间隙,表现在非铰接端的稳定性差,即便是不受外力,左右2_的错差在启闭一次以后就无法保证。同时为了满足轨道桥的启闭, 必然会造成存在于轨道桥与固定轨道的轨道接头的间隙不会太小,安全隐患比较大。并且在拦阻车辆时,挡网收纳室形成的空挡,很容易使车辆往前翻,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在具有较好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消除第三类挡车栏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包括挡网和固定在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吸能器,其中吸能器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挡网连接,还包括驱动端配置在所述挡网上方并在两端连接所述挡网以控制挡网升降的收放装置,而所述挡网的两端连接有配置在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摇杆而形成摆架总成,以在摆架总成竖起的第一状态形成用于巷道底部轨道车辆通过的龙门桥。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通过摆架总成形成有龙门桥结构,那么通过收放装置控制摆架总成的升降就可以形成在其形成范围内各个状态,那么形成龙门架时,可供巷道底部轨道车辆通过,而把摆架总成转动到最下方时,也就是挡网落在巷道底部轨道上时,上部空间被空出,猴车等上部轨道车辆可以通过,而把摆架转动到挡网的拦阻位置则可以进行巷道底部轨道车辆的拦阻。具有第三类挡车栏的优点,同时,由于不必断开轨道,不会因此而产生安全隐患。依据本较佳的实施例,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挡网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一组防护管,防护管间通过柔性的连接件连接,可以在摆架总成放下时在其上部形成更大的通行空间。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柔性连接件为连接链,强度高,相对而言,结构紧凑。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摇杆连接于位于所述挡网中间的所述防护管, 并在摇杆上部预定位置设置一铰接点,以该铰接点为连接点通过旋转臂连接其余的防护管,以保证挡网处于较佳的拦阻状态。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摇杆为可伸缩杆性件,其包括一端通过固定铰支座铰接在巷道底部轨道外侧的内套管和套装在该内套管上端并通过锁紧装置锁紧的外套管,以匹配不同巷道工况和大件通过时的临时调整。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定位孔阵列匹配调节螺栓的结构形成伸缩结构,调整比较简单。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驱动端通过给定脱开应力的保险与所述挡网相连,在挡网拦阻倒车辆时,保险脱开,以保护收放装置。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保险为尼龙保险,成本低,方便安装。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吊顶的定滑轮和收放器,所述驱动端通过钢丝绳经由所述定滑轮接入所述收放器。附图说明图I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摆架总成升起时的状态图。图2为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拦阻状态示意图。图3为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俯视状态示意图。图4为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过猴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尼龙保险;2.上旋转臂;3.连接链;4.外套管;5.下旋转臂;6.连接板;7.内套管;8.旋转支撑;9.防护管;10. U型卡扣;11.调整螺栓;12、吸能器,13、车辆,14、 钢丝绳,15、定滑轮,16、收放器,17、固定铰支座,18、猴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I所示的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其采用一种新型的结构, 由挡网通过摇杆支撑,整体表现为龙门型,通过收放装置,控制器升降状态。应知,本文中,龙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龙门架,而在于其具有摆架总成竖起的第一状态形成用于巷道底部轨道车辆13通过的龙门桥。而关于摇杆,理论上指连架端铰接的不能周转的连架杆,其实在图I所示的结构中,内套管7受到地面的约束,也不可能周转,但可以通过轨道平面S和收放装置控制其转动角度,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使用。在上述的结构中,显然不会受到轨道的约束,而可以设置吸能器12。吸能器12也成缓冲器,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挡车栏的常规配置,在本文所提出的挡车栏中,也是标准配置。如图3所示,处于防护状态的挡处于拦阻面最大的状态,也就是挡网平面与导轨平面S垂直,其两端最好延伸出轨道的两侧,以保证拦阻功能部件为挡车网,然后连接其他部件。显然,在本文所提出的挡车网,其两侧受到的约束比较小,可以获得更大的拦阻面。关于其他部件的连接,如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吸能器12,吸能器12通过钢丝绳14 与所述挡网连接,如图3所示,钢丝绳外飘,或者说吸能器12的安装位置较挡网的连接段在轨道的横向更靠外,以保证在拦截状态下,防止车辆提前撞击到钢丝绳14。进一步地,上述跑车防护装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跑车防护装置用挡车栏,包括挡网和固定在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吸能器(12),其中吸能器(12)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挡网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端配置在所述挡网上方并在两端连接所述挡网以控制挡网升降的收放装置,而所述挡网的两端连接有配置在巷道底部轨道两侧的摇杆而形成摆架总成,以在摆架总成竖起的第一状态形成用于巷道底部轨道车辆通过的龙门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长生,沈怀强,王克刚,桑逢臣,单磊,王勇,秦存海,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科创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