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645 阅读:180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2-06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相对于车体整体呈凸出的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连接车体的连接部构成,该横梁结构经所述连接部连接固定于汽车副车架的前端和导流板的上方。它通过在汽车前部的相应位置设置一个突出的横梁保护结构,并利用该结构前端带状吸能部的缓冲溃缩对碰撞后的行人进行适当的保护,从而降低交通意外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涉及汽车与路边行人碰撞后用来保护行人小腿部位免受伤害或降低伤害的汽车防撞装置,属于汽车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汽车的保护不再局限于保护车内的乘客,而是扩大到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行人,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通常都是车身直接与行人小腿部发生接触,从而对行人小腿部直接造成伤害。难以满足国标GB/T 24550-2009的要求。由此可知,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的小腿将最先受到伤害,而行人小腿的损伤程度还将进一步影响到由于小腿受伤无法站立或跌倒后对行人的进一步伤害。 而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安全设计大多是针对车内乘客的保护安全进行考虑,很少考虑碰撞发生后行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在汽车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时,该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由于碰撞对行人小腿部位造成的伤害。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种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相对于车体整体呈凸出的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连接车体的连接部构成,该横梁结构经所述连接部连接固定于汽车副车架的前端和导流板的上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结构的空间高度不高于行人行走时小腿胫骨的重心位,例如该重心离地高度为276_。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结构的下端面距离地面15 40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横梁结构的下端面距离地面40cm。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能部整体呈带状,其带状内部经多个型筋板分割形成多个缓冲吸能空间。其中,所述带状吸能部的带宽为40 50mm,优选50mm。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部的纵向剖面呈波浪形结构。进一步,以所述波浪形结构为大波浪结构,在部分所述大波浪结构的波峰/波谷形成峰值较小的小波浪结构。另外,加强部还包括连接所述大波浪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以及所述小波浪结构的波峰与波谷的纵向连接筋板。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设有安装定位孔,所述安装定位孔的周围设有定位孔加强筋。此外,在所述每一个大波浪结构的每一个波谷处还可以设有漏水孔,以防止雨水积累其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通过在汽车前部的相应位置设置一个突出的横梁保护结构,并利用该结构前端带状吸能部的缓冲溃缩对碰撞后的行人进行适当的保护,从而降低交通意外对行人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角度下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汽车防撞装置安装于汽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I中沿A-A切面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中1——副车架 2——小腿防撞梁 3——吸能区域 31——筋板 4——波浪结构 41——大波浪 411——波峰412——波谷 42——小波浪 421——波峰43——筋板44——漏水孔5——安装定位孔51——定位孔加强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减小对行人小腿部伤害的城市SUV行人保护装置。如图I至图4所示,该汽车防撞装置主体为一根防撞梁式结构,小腿防撞梁2的前端(外侧)为一带状的吸能区域3。由于行人与车辆碰撞时的碰撞位置为行人小腿胫骨重心下方。因而小腿防撞梁2的下端离地高度设置为15至40厘米(优选40厘米)。在小腿防撞梁前端成型结构的吸能带,吸能带的内部通过多个型筋板31的分割形成多个中空的吸能缓冲区域,若干个字型结构逐个等距的分布在加强结构前端。使得在碰撞时有一定的溃缩功能,其可溃缩区域为40mm至50mm之间(即吸能区域的宽度为40到50mm,优选50mm)。由于小腿防撞梁主要起支撑行人小腿,防止在碰撞过程中行人钻入汽车底部的作用,故前端的吸能结构强度不能太低,字型结构较其他结构优点在于既有一定的溃缩性,且其强度能满足碰撞中支撑小腿的功能。在型带状吸能结构后端为不可溃缩的类似波浪状结构的加强结构,参照图4中截面图;其纵向截面为波浪形,波浪结构4由大波浪41和小波浪42两种类型相隔分布,其中在大波浪41的波谷412位形成了该小波浪42 ;大小波浪间隔,波浪结构的纵向两个大波浪结构的中间由一纵向加强筋43从而将大波浪的波峰411、波谷412以及小波浪的波峰412和波谷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小腿防撞梁2后端的波浪结构4是为了提高小腿防撞梁的模态,既能提高小腿防撞梁的模态,又能在碰撞过程中,前端吸能的字结构先产生溃缩功能,吸收一部分小腿碰撞能量,当溃缩至后端的加强结构后,小腿防撞梁不再溃缩,支撑起小腿,防止行人钻入汽车底部。从而使行人向汽车方向倾倒,这样就减少了小腿的弯曲角度。在每一个大波浪的波谷412处都有一个漏水孔44,以防止雨水堆积。安装结构处于加强结构的后端,加强结构通过安装装置固定于汽车副车架I的前端,导流板的上方。该安装结构主要用来将整个横梁与汽车车体连接,它主要包括安装定位孔5和设置在其周围的定位孔加强筋51。本专利技术的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对于城市SUV这类底盘较高的汽车能够有效的减少碰撞时对行人小腿的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相对于车体整体呈凸出的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连接车体的连接部构成,该横梁结构经所述连接部连接固定于汽车副车架的前端和导流板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结构的空间高度不高于行人行走时小腿胫骨的重心。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胫骨的重心离地高度为276m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结构的下端面距离地面15 4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结构的下端面距离地面40cm。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整体呈带状,其带状内部经多个型筋板分割形成多个缓冲吸能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吸能部的带宽为40 50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吸能部的带宽为50mm。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的纵向剖面呈波浪形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波浪形结构为大波浪结构,在部分所述大波浪结构的波峰/波谷形成峰值较小的小波浪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大波浪结构的波峰与波谷以及所述小波浪结构的波峰与波谷的纵向连接筋板。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安装定位孔,所述安装定位孔的周围设有定位孔加强筋。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大波浪结构的每一个波谷处都设有漏水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相对于车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行人小腿的汽车防撞装置,该汽车防撞装置相对于车体整体呈凸出的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由外侧的吸能部、中间的加强部以及内侧的用来连接车体的连接部构成,该横梁结构经所述连接部连接固定于汽车副车架的前端和导流板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宇李武凡茅菁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23日 02:01
    刘晓明,党员,陕西广播电视台大型直播民生节目《都市热线》主持人,播名小民。陕西二套主持人组组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中国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陕西广播电视台服务总队副队长;“陕西省广电局模范员工”;获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主持人提名奖;“陕西金鹰奖”主持人二等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