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状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人体中含有很多管腔状组织,如心血管、外周血管、神经导管、食道、肠道、胆管、尿道和骨等,修复这些组织的缺损经常要用到管状的组织支架。在这些管状组织的病变中,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缺损和严重病变的血管通常需施行移植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自体血管如大隐、乳内动脉作为移植物。但自体血管来源有限,且自体移植易对人体造成二次损伤。使用异体移植的支架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应用人工合成的血管假体如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和涤纶(Dacron)作为动脉替代物重建动脉。这些人造血管用于大、中动脉的替代效果令人满意,但是在用于小口径 (<6mm)血管替代时,由于人工血管管壁缺少内皮细胞,小口径血流速度缓慢导致移植早期急性血栓形成,移植后期吻合口内膜增生引起管腔狭窄直至闭塞,通畅率很难达到要求。基于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细胞_生物材料复合物,经体外构建后植入体内,与宿主血管组织融合和组织的重塑,恢复血管连续性和血液通畅,被认为是理想的血管替代物。血管组织工程包括三维支架、种子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纳米纤维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左旋聚乳酸PLLA与聚合物于50?70℃溶解于溶剂中,得到均一的聚合物溶液;(2)将上述聚合物溶液注入到管状模具中,迅速置于?4℃至?196℃下使其发生相分离;然后取出,并退去管状模具外壳,将相分离后的聚合物凝胶与芯部模具一起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10?30分钟,再取出芯部模具,并把继续将聚合物凝胶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交换溶剂48?96小时,每天换2?5次去离子冰水,得到管状支架;(3)最后将得到的管状支架冷冻干燥48?120小时,即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管状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纳米纤维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左旋聚乳酸PLLA与聚合物于50-70°C溶解于溶剂中,得到均一的聚合物溶液;(2)将上述聚合物溶液注入到管状模具中,迅速置于-4°C至-196°C下使其发生相分离;然后取出,并退去管状模具外壳,将相分离后的聚合物凝胶与芯部模具一起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10-30分钟,再取出芯部模具,并把继续将聚合物凝胶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交换溶剂48-96小时,每天换2-5次去离子冰水,得到管状支架;(3)最后将得到的管状支架冷冻干燥48-120小时,即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管状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孔纳米纤维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I)中所述的聚合物为聚ε-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β-羟丁酸、聚羟基烷基酸酯、聚癸二酸丙三醇酯、聚己内酯-左旋聚乳酸共聚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氨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聚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