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种的人工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栽培瓶的构造。
技术介绍
一般食用蕈类或菇类,隶属于真菌界的生物之一,通常是以菌柄底部许多菌丝来吸收营养物质,维持子实体的成长,而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栽培法,只是转移到温度、湿度控制得宜的场所,或者较先进的人工栽培法,则是在一塑料袋(太空包)内填充已消毒的培养基,让聚拢的袋口穿过一环套再反折定位于袋外,在环套开口塞满棉花以限制空气流量,同时维持培养基的含水量,经过30 40天栽培后,再去除棉花,而棉花填塞量完全依赖人为操作,无法精密地控制数量,导致菌种培养质量无法一致。再配合参考台湾新型证书第M375378号专利,其公开了让袋口聚拢穿过一圈形定位件,再反折定位于太空包外面,而后将一中空的定位座套在定位件外部,同时夹持太空包的袋口,并在定位座外部扣住一中空定位盖,进而将一片透气膜压在定位座顶部,但是,透气膜会阻碍子实体或菌伞的成长,必须解除定位盖的扣合作用,才能让透气膜离开定位座,再把定位盖封住定位座外部,过程相当麻烦,此外蕈、菇类的菌丝长度较长,需要长度相符的太空包,以人工方式往包内填充大量的培养基,非常浪费成本,还会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耳栽培瓶,其特征在于,该银耳栽培瓶包含:一主瓶,其为一内部包围有一容盛空间的瓶体,且其上端设有一瓶颈部,并在该瓶颈部处具有一瓶开口;一主盖,其对应栓锁在该瓶颈部上,且该主盖在中央处进一步设有一出菇孔;以及一封口盖,其外型对应于该出菇孔并可选择性封闭该出菇孔,且该封口盖具有一内挡壁与一外挡壁,并在该内挡壁与该外挡壁间形成一夹层空间,而该内挡壁上设有若干内透气孔,而该外挡壁上也贯穿设有至少一外透气孔,此外还在该夹层空间内进一步配置有一滤膜,以便在透气的同时滤掉空气中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19 TW 1002239101.一种银耳栽培瓶,其特征在于,该银耳栽培瓶包含 一主瓶,其为一内部包围有一容盛空间的瓶体,且其上端设有一瓶颈部,并在该瓶颈部处具有一瓶开口;一主盖,其对应栓锁在该瓶颈部上,且该主盖在中央处进一步设有一出菇孔;以及一封口盖,其外型对应于该出燕孔并可选择性封闭该出燕孔,且该封口盖具有一内挡壁与一外挡壁,并在该内挡壁与该外挡壁间形成一夹层空间,而该内挡壁上设有若干内透气孔,而该外挡壁上也贯穿设有至少一外透气孔,此外还在该夹层空间内进一步配置有一滤膜,以便在透气的同时滤掉空气中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银耳栽培瓶,其特征在于,该瓶颈部外围进一步设有一螺纹部,且该主盖是通过螺纹的设置而固定在该螺纹部上。3.如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