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定位出菇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574 阅读:1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平菇栽培的一种平菇定位出菇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芯70%、麸皮20%、玉米粉6%、石灰2%、复合肥1%,、石膏1%,水140%,装入规格为24×48cm塑料袋,灭菌12小时,然后冷却两头接种;待菌种萌发吃料2cm时用壁纸刀在菌袋的两头划开一个2—3cm的口子,并让刀口自然闭合,等菌丝20天后长满菌袋,子实体原基在开口处开始形成,小菇蕾破口而出;待采完第一潮菇后用手压住开口让其闭合,到7—8天后下潮菇再次从原处长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起到开口增氧,利于菌丝生长又不伤害菌丝体,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使菇蕾集中菇体大又不至于脱落,菌袋又不脱水,产量明显提高,增产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特别是针对平菇栽培的一种平菇定位出菇技术
技术介绍
平菇的常规栽培为玉米芯(棉籽壳)熟料或发酵料栽培,塑料袋规格为24X48cm的大栽培袋,直接系口或套环赛口,出菇方式为打眼出菇、套环出菇,挽口出菇。挽口出菇使菌袋两头裸露,出菇时容易形成菇蕾幼菇多菇体小,栽培后期容易脱水,对产量影响较大,品质下降。套环出菇容易产生长柄菇,套环口易积水后期容易感染杂菌。打眼出菇较挽口出菇好,但是在打眼时容易伤害菌体,使菌袋感染杂菌,滋生虫害,出菇形成的菇体朵形较大,容易从菌袋上脱落。平菇定位出菇克服了以上弊病。 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起到开口增氧,利于菌丝生长又不伤害菌丝体,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使菇蕾集中菇体大又不至于脱落,菌袋又不脱水,产量明显提高的平菇定位出菇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平菇定位出菇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芯70%、麸皮20%、玉米粉6%、石灰2%、复合肥1%,、石膏1%,水140%,装入规格为24X48cm塑料袋,灭菌12小时,然后冷却两头接种;待囷种明发吃料2cm时用壁纸刀在囷袋的两头划开Iv 2-3cm的口子,并让刀口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菇定位出菇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芯70%、麸皮20%、玉米粉6%、石灰2%、复合肥1%,、石膏1%,水140%,装入规格为24×48cm塑料袋,灭菌12小时,然后冷却两头接种;待菌种萌发吃料2cm时用壁纸刀在菌袋的两头划开一个2—3cm的口子,并让刀口自然闭合,等菌丝20天后长满菌袋,子实体原基在开口处开始形成,小菇蕾破口而出;待采完第一潮菇后用手压住开口让其闭合,到7—8天后下潮菇再次从原处长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屯留县蕈源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