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以安装在灯杆和/或悬臂上的、包括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219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用以安装在灯杆(M)和/或悬臂(A)上的、包括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和照明装置脚(10)的照明装置,其中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经由在照明装置脚(10)上的连接装置(14、15)和在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上的连接装置(21、22)相互连接;其中,连接装置(14、15、21、22)适合用于和设置用于具有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相对照明装置脚(10)的第一定位的第一连接和适合用于和设置用于具有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相对照明装置脚(10)的第二定位的第二连接,并且在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与照明装置脚(10)之间建立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用以安装在一灯杆或悬臂上,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一照明装置头和一照明装置脚,其中照明装置头经由连接装置与照明装置脚相连接。
技术介绍
在灯杆和/或悬臂上固定的照明装置已知特别用于街道照明。照明装置为此直接安装在灯杆的上端上。经常在灯杆上端上安装悬臂,在在该悬臂上固定照明装置。一包括一·灯杆和一悬臂的装置作为鞭状灯杆也是已知的。灯杆和悬臂可以包括一件或多件,它们相互连接,同样存在下述的解决方案,其中,悬臂安装在墙等上并且照明装置安装在悬臂上。开头所述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脚目前准备用于在一悬臂或一灯杆的一上端上的固定。照明装置脚相应于进行支承的部件具有定位的连接结构用以连接于悬臂或灯杆,将照明装置脚安装在支承部件上。用于一安装在一灯杆上的照明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定位大大不同于一安装在一灯杆上的照明装置。具有为安装在一悬臂上而设置的照明装置脚的照明装置,只在更换照明装置脚以后才可以安装在灯杆的一上端上,反之亦然。街道照明用的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制造者因此必须按照支承部件,维持不同的照明装置,在该支承部件上安装照明装置。这对于制造和物流是复杂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里提供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议一种照明装置,它适合用于以及设置用于在一悬臂上的固定和在一灯杆的上端上的固定。该目的这样达到,即各连接装置适合用于和设置用于具有照明装置头相对照明装置脚的第一定位的第一连接和适合用于和设置用于具有照明装置头相对照明装置脚的第二定位的第二连接,并且在照明装置头与照明装置脚之间建立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有利地通过照明装置脚相对照明装置的绕至少一个第一轴线旋转180°的定位区分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由此可以旋转180°安装照明装置脚,经常将这种可能性称作以翻转的安装。由此有可能的是,将照明装置安装在不固定位的各支承部件上,这些支承部件可以是一灯杆或一悬臂。可以相对于第一轴线对称地构成照明装置脚的各连接装置。照明装置脚可以弯曲10°至50°。可以相对于一第二轴线对称地构成照明装置头的各连接装置。第一和第二轴线可以重合。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一实施形式中可以绕一第三轴线相互枢转到不同的枢转位置。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可以处于一垂直于第三轴线的平面内并且与第三轴线相交于一点。于是特别确保,照明装置脚和照明装置头一方面可以相对枢转而另一方面可以以翻转安装。优选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可相对固定在不同的枢转位置。为了照明装置脚和照明装置头在不同的枢转位置的固定,一在照明装置脚上成圆弧形设置的啮合部可以嵌入一在照明装置头上成圆弧形设置的啮合部中。各圆弧形的啮合部有利地具有相同的半径。各圆弧的中心有利地处在第三轴线上。为了照明装置头相对照明装置脚的枢转可以从另一啮合部中移出或取出一啮合部。照明装置可以具有一锁定元件,借助该锁定元件可锁止一啮合部从另一啮合部中的移出。锁定元件可以是一多次弯曲的弹性的金属丝。其他的也由塑料构成的弹簧也可以适合作为锁定元件。锁定元件为了取消锁定和/或设立锁定从外面是可接近的并且可手动操纵。照明装置脚可以插接到一灯杆上和/或一灯杆中。·附图说明以下借助附图更详细地说明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其中图I示出具有照明装置脚和照明装置头的第一连接的照明装置;图2示出具有照明装置脚和照明装置头的第二连接的照明装置;图3示出照明装置脚在一如图I中所示的位置的第一透视图;图4示出照明装置脚在一如图I中所示的位置的第二透视图;图5示出照明装置的各部件的分解图;图6示出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的一壳体在照明装置脚以第一连接安装之前的视图;图7示出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的一壳体在照明装置脚以第一连接安装以后的视图;图8示出按图7的安装一顶盖以后的装置;图9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在照明装置头与照明装置脚之间的一第一连接的照明装置的底视图;图10示出沿图9中线X-X截取的局部剖面图;并且图11示出沿图9中线XI-XI截取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各图中所示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具有一照明装置脚10和一照明装置头20、30、40、50。不仅照明装置脚10而且照明装置头20、30、40、50可以多件式地构造。照明装置头20、30、40、50多件式地构造并且包括一壳体20、一顶盖30、一发光装置嵌件40和一透明的密封槽(Abschlusswanne) 50。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中存在其他的特别是电的部件,但未示出,因为它们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没有重要性。照明装置脚10具有一管形的、弯曲约30°至35°的基体11。该基体11在一第一端12上具有用于照明装置脚10与一灯杆M或一悬臂A的连接的各连接结构。基体11在其第二端13上连接于照明装置脚10的连接装置14、15,以用于与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连接。连接装置14、15相对于一第一轴线I轴线对称,该第一轴线与基体11在其第二端13上的中轴线重合。照明装置脚10的连接装置14、15包括两个转动销14,这些转动销的转轴处在一(第三)轴线3上。各连接装置还包括两圆弧形的内啮合部15。各圆弧形的内啮合部15的中轴线与第三轴线3重合。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壳体20具有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连接装置21、22。壳体20构成槽状的。在一壁部和一底部的内侧上壳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它们用于与照明装置头30、40、50的其他部分的连接。壳体的壁在一端上具有一空隙,经由该空隙照明装置脚10嵌入壳体20中。在壳体的该区域内设置连接装置21、22。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连接装置21、22相对于一第二轴线2轴线对称。连接装置21、22特别涉及两个用以容纳照明装置脚10的转动销14的半壳21。连 接装置21、22还包括两个圆弧形的外啮合部22,各圆弧形的外啮合部22的中轴线与一轴线4重合。由于照明装置脚10的连接装置14、15和连接装置21、22轴线对称性,实现具有照明装置脚的第一定位的第一连接和具有照明装置脚的相对第一定位旋转180°的第二定位的第二连接。第一连接导致照明装置脚相对于照明装置头的适用于照明装置在一灯杆M上安装的定位(图I)并且第二连接导致照明装置脚相对于照明装置头的适用于照明装置在一悬臂A上的安装的定位(图2)。在两个连接方式中由各半壳21容纳各转动销14。于是第三轴线3和轴线4重合并且内啮合部15和外啮合部22在照明装置脚10和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两个连接方式中相互嵌接。在啮合部15、22的两个连接方式中确定照明装置脚10相对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枢转位置。通过照明装置脚在第二轴线2的方向上的运动可以从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外啮合部22中取出照明装置脚10的内啮合部15。因此内啮合部15脱离外啮合部并且照明装置脚可以绕第三轴线相对于照明装置头20、30、40、50枢转,而与照明装置头和照明装置脚在一连接中还是在另一连接中相互连接无关。如果从外啮合部取出内啮合部15,则由第一轴线I、亦即照明装置脚10的连接装置14、15的对称轴和由第二轴线、亦即照明装置头20、30、40、50的连接装置21、22的对称轴在一点相交第三轴线3。这也与照明装置头20、30、40、50和照明装置脚在第一还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09 DE 102010014371.51.照明装置,特别用以安装在灯杆(M)和/或悬臂(A)上,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和照明装置脚(10),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和所述照明装置脚(10)经由在照明装置脚上的连接装置(14、15)和在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上的连接装置(21、22)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4、15、21、22)适合用于和设置用于具有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相对照明装置脚(10)的第一定位的第一连接以及适合用于和设置用于具有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相对照明装置脚(10)的第二定位的第二连接,并且在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与照明装置脚(10)之间建立第一连接或第二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照明装置脚(10)相对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绕至少一个第一轴线和/或第二轴线(1、2)旋转180°的定位区分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脚(10)的连接装置(14、15)相对于第一轴线(I)对称地构成。4.按照权利要求I至3之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头(20、30、40、50,60)的连接装置(21、22)相对于第二轴线(2)对称地构成。5.按照权利要求I至4之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库尔科夫卡H·克莱因迈尔F·伯施A·克普C·斯马斯利克K·波伦茨
申请(专利权)人:黑拉许克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