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66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32
一种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包括一阵列喇叭单元;一第一导电接头位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一第二导电接头位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并使该阵列喇叭单元可回转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之间,并形成电性连接,及一按键开关可钩住或移开该第一导电接头;当按键开关移开第一导电接头时,可使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分别经由一弹出机构使该阵列喇叭单元向外弹出,并转动该阵列喇叭单元至一适当位置,使使用者拥有更宽广音域提升聆听质量,左右双声道让使用者有身历其境的环绕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阵列喇叭结构,尤指一种藉由弹出机构来使阵列喇叭单元向外弹出,并可转动至一适当位置的阵列喇叭结构。
技术介绍
平板计算机(TabletPersonal Computer,简称 Tablet PC、Tablet、Slates),是一种小型、携带方便的个人计算机,以触控式屏幕作为主要的输入装置。平板计算机的触控式屏幕摆脱传统的键盘及鼠标,允许使用者透过手写触控进行作业,相较于时下的笔记型计算机、PDA及智能型手机,兼具外型轻巧和屏幕较大的平板计算机,无疑提供消费者另一种便利的选择。然,该传统平板计算机的喇叭因所占体积及便于携带的考虑,往往必须迁就平板计算机的轻薄设计,而使用小功率的喇叭,降低放送出的音质与音量。倘若需要强化声响效果,往往仅能采取外接式装置,却又与平板计算机的设计出发点大异其趣。一般而言,传统的平板计算机扬声系统的喇叭单元以固定方式设置于屏幕的左右两侧,以产生左右声道立体音场。然,该传统平板计算机的喇叭因所占体积及便于携带的考虑,往往必须迁就平板计算机的轻薄设计,而使用一颗小功率喇叭,因而降低放送出的音质与音量。倘若需要强化声响效果,往往仅能采取外接式装置一途,却又与平板计算机的设计出发点大异其趣。另外,有些平板计算机结合有移动数字影音娱乐功能,但使用该种小功率的喇叭,其音效效能有待加强,调高音量或是使用重低音模式时,容易产生破音情形,而无法拥有更宽广的音场聆听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阵列喇叭单元向外弹出,并转动至一影音装置的正面,使喇叭输出音量由影音装置前方送出的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安装于一影音装置的两侧,其包括一阵列喇叭单元;一第一导电接头,连接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部,并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接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一滑槽,一对齿部形成于该壳体的后端部;一第二导电接头,连接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部,并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接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一滑槽,该阵列喇叭单元以可回转方式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之间;两组弹出机构,以对应方式安装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内,并与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形成电性接触,各该弹出机构具有一滑块在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的滑槽内滑动,一第一弹簧设置在该滑块中 '及一按键开关,具有一爪部钩住该第一导电接头的齿部,并使该第一弹簧以压缩状态退缩在滑块中;施加一外力于该按键开关时,使该爪部移开该齿部,让该阵列喇叭单元经由该第一弹簧的张力向外弹出,并转动该阵列喇叭单元至该影音装置的正面。该阵列喇机单兀包含有一音箱,及多数喇机以阵列方式安置在该音箱内,该音箱的上、下端部分别连接有一金属头与该多数喇叭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更包含有一导电片设置于该壳体的滑槽中,该导电片向外延伸有一弧形接触片与该金属头形成电性连接。各该弹出机构更包含有一金属片安装在该滑块上,且分别与第一、第二导电接头的导电片形成电性连接。该按键开关通过一固定座连接于该影音装置的两侧,该固定座具有一垂直端部固定各该弹出机构,及一水平端部其上装设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的按压部与水平端部之间装设有一使其复位的第二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藉由弹出机构向外移动,并可转动至正面,藉此,使喇叭输出声音正对使用者,并使用两侧各四颗喇叭组成的阵列喇叭单元,拥有更宽广音域提升聆听质量,左右双声道让使用者有身历其境的环绕感。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做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导电接头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导电接头的第一壳体与导电片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导电接头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导电接头的第一壳体与导电片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弹出机构立体分解图。图9显示本技术阵列喇叭单元向外弹出的立体图。图10为图9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1、图12、图13为本技术阵列喇叭单元内缩及弹出于影音装置的关系位置示意图。图14显示本技术阵列喇叭单元弹出且转动至影音装置正面的示意图。标号说明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10 ;阵列喇叭单元20 ;音箱21 ;喇叭22;金属头23、24;第一导电接头30;第一壳体31 ;第二壳体32 ;滑槽33;导电片34;插销结构35 ;齿部36、37;止挡片38、39;槽 311、321;弧形槽312、322 ;弧形接触片341 ;第二导电接头40;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 ;滑槽43 ;导电片44 ;插销结构45 ;止挡片46、47 ;槽 411、421 ;弧形槽412、422 ;弧形接触片441 ;弹出机构50 ;滑块51 ;阶状部511第一弹簧52;收纳孔512;金属片53;凹凸结构513;卡掣部514;按键开关60;爪部61;按压部62 ;第二弹簧63 ;固定座64 ;垂直端部65 ;水平端部66 ;连接孔67 ;插槽68 ;支点69 ;平板计算机7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10包括一阵列喇叭单元20 第一导电接头30 第二导电接头40 ;两组弹出机构50及一按键开关60 ;其中,该阵列喇叭单元20包含有一内部安装有多颗喇叭22的音箱21,如图所示,有四颗喇叭22以阵列方式安装在音箱21中。该音箱21的上、下端部安装有一金属头23、24与该四颗喇叭22形成电性(正负极)连接。该第一导电接头30连接该阵列喇叭单元20的上端部,其包含一第一壳体31其内部具有一槽311,一第二壳体32其内部具有一槽321,并共同构成一滑槽33,如图4所示。该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的内侧底部设有一弧形槽312、322,并共同构成一圆形槽。如图5所不,该弧形槽312与该第一壳体31的槽311相通,可供一导电片34安置于第一壳体31的弧形槽312上方且位于槽311内,该导电片34的下方延伸有一弧形接触片341可安置于该弧形槽312内,并使该金属头23被收容于该弧形槽312、322所共同构成的该圆形槽中并与该弧形接触片341作电性接触。该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藉由插销结构35使其连接成为一体。该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的后端部设有一齿部36、37,其底部延伸有一止挡片38、39位于槽311、321的后端开口。该第二导电接头40连接该阵列喇叭单元20的下端部,其设置方向与该第一导电接头30对应,该第二导电接头40包含一第一壳体41其内部具有一槽411,一第二壳体42其内部具有一槽421,并共同构成一滑槽43,如图6所示。该第一壳体41及第二壳体42的内侧顶部设有一弧形槽412、422,并共同构成一圆形槽。如图7所示,该第一壳体41的槽411与弧形槽412相通,可供一导电片44安置于第一壳体41的弧形槽412下方且位于槽411内,该导电片44的上方延伸有一弧形接触片441可安置于该弧形槽412内,并使该金属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安装于一影音装置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阵列喇叭单元;一第一导电接头,连接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部,并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接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一滑槽,一对齿部形成于该壳体的后端部;一第二导电接头,连接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部,并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接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一滑槽,该阵列喇叭单元以可回转方式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之间;两组弹出机构,以对应方式安装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内,并与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形成电性接触,各该弹出机构具有一滑块在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的滑槽内滑动,一第一弹簧设置在该滑块中;及一按键开关,具有一爪部钩住该第一导电接头的齿部,并使该第一弹簧以压缩状态退缩在滑块中;施加一外力于该按键开关时,使该爪部移开该齿部,让该阵列喇叭单元经由该第一弹簧的张力向外弹出,并转动该阵列喇叭单元至该影音装置的正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弹出机构的阵列喇叭结构,安装于一影音装置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阵列喇叭单元; 一第一导电接头,连接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部,并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上端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接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一滑槽,一对齿部形成于该壳体的后端部; 一第二导电接头,连接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部,并与该阵列喇叭单元的下端部形成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接头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一滑槽,该阵列喇叭单元以可回转方式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之间; 两组弹出机构,以对应方式安装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内,并与第一、第二导电接头形成电性接触,各该弹出机构具有一滑块在该第一、第二导电接头的滑槽内滑动,一第一弹簧设置在该滑块中;及 一按键开关,具有一爪部钩住该第一导电接头的齿部,并使该第一弹簧以压缩状态退缩在滑块中;施加一外力于该按键开关时,使该爪部移开该齿部,让该阵列喇叭单元经由该第一弹簧的张力向外弹出,并转动该阵列喇叭单元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文梁哲铭萧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冠通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