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挠性体动态变形的组合测量装置,属于测量仪器
技术背景挠性体的变形是普遍存在的,它是指挠性体在各种负荷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间和空间域中的变化。挠性体的变形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是允许的,如果超出允许值,则可能引发灾害。变形的精准测量可以在预防自然和工程灾害、减少经济损失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目前,变形测量研究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程,各种大型建筑的大量涌现,并且对现代工程建筑物的规模、造型、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挠性体的应用更加广泛的同时,变形测量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推动着变形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迅速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前,常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常测量设备测定点位的变形值,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适用于不同的变形测量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体和不同的监测环境,但是外业工作量大,布点受地形条件影响,不易实现自动化测量。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变形测量技术的不断探索,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变形测量方法,如数字近景摄影测量、GPS、自动全站仪、三维激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挠性体动态变形的组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GPS测量单元,INS测量单元和计算机处理单元,GPS测量单元和INS测量单元分别与计算机处理单元连接,其中GPS测量单元包括3个GPS天线、差分GPS接收机、电源和通信设备,3个GPS天线、通信设备和差分GPS接收机顺序连接,3个GPS天线和差分GPS接收机分别与电源连接;INS测量单元由光纤陀螺仪、电源和三轴加速度计顺序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熙源,赵月芳,汤传业,方琳,张真真,徐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