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783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5)和靠近内缘处装有安装架(4)。固定臂(1)的上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1)的下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的底部。活动臂(3)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5)的上端,活动臂(3)的下端回转时与铅合金熔炉(2)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mm;伸缩装置(7)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4)的上端,另一端与活动臂(3)铰接。固定臂(1)、活动臂(3)和伸缩装置(7)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1)的下端与活动臂(3)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1)与活动臂(3)下部的夹角为20~6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铅液外溅和铅锭对铅合金熔炉(2)炉底冲击的特点,能有效地保障保证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熔炉防溅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实际生产中,铅合金熔炉的上料常由运输辊道或链式运输机完成,为防止铅锭对熔炉内高温铅液的冲击而导致铅液外溅,常在辊道或运输机的出口处设置柔性钢帘,然而,钢帘的密封不可能十分密实,因此,该处仍有铅液外溅,外溅的高温铅液有可能导致生产人员的安全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当炉内铅液较少时,下落的铅锭亦会对熔炉底部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减少其使用寿命。“用于防止被充填的容器在输送的过程中溅出的设备”(CN101180234A)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用于输送装有液体的开口的容器、特别是广口瓶的设备,包括用于容器的输送装置和用于防止在输送过程中液体从容器中溅出的防溅装置,该防溅装置在预定的输送距·离上起作用,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在压力下将气体吹入到容器内的喷嘴,该喷嘴在容器开口的附近且在容器开口下方对准容器的内表面上一波涛预计位置,喷嘴的吹入速度从吹入过程开始时较高的流速降低到吹入过程结束时较低的流速。该专利所述装置需要通过其他的吹入在压力下借助喷嘴实现,喷嘴对准在容器内部的一预计形成波涛的位置,但波涛的预计位置是通过经验确定或从加速力、离心力及惯性力中计算得到,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用理论公式计算实际的波涛预计位置难以十分准确,会导致不能够有效地找到波涛的预计位置,从而形成新的波涛的冲击使得防溅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保障生产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固定臂、活动臂、安装架、固定架和伸缩装置。在铅合金熔炉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在铅合金熔炉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固定臂的上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的下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的底部,固定臂与铅合金熔炉内壁的夹角为1(Γ30°,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上端的正上方。活动臂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的上端,活动臂的下端回转时与铅合金熔炉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_ ;伸缩装置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的上端,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活动臂铰接,活动臂的铰接轴距活动臂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铅合金熔炉的垂直高度且小于铅合金熔炉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的高度之和,铅合金熔炉的垂直高度是指铅合金熔炉内壁顶部至铅合金熔炉底部的最大垂直距离。固定臂、活动臂和伸缩装置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的下端与活动臂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与活动臂下部的夹角为20 60°。固定臂、活动臂、安装架、固定架、运输机和伸缩装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臂为框架式结构,框架为型钢构成,框架固定有2飞根型钢,2飞根型钢平行于框架的长边;型钢为槽钢、工字钢、角钢中的一种。所述的活动臂为框架式结构,框架为型钢构成,在活动臂的下部固定有2飞根型钢,2飞根型钢平行于活动臂的长边;活动臂的框架及其型钢与固定臂的框架及其型钢相互对应交叉;型钢为槽钢、工字钢、角钢中的一种。所述的伸缩装置为液压缸、气缸和弹簧中的一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运输机的卸料端设置有夹持机构,对运输机输送至铅合金熔炉中的铅锭起夹持作用。该夹持机构由固定臂、活动臂和伸缩装置组成,由于活动臂连接有伸缩装置,通过对伸缩装置进行调节,实现了对活动臂的运动控制,能有效地调整铅锭沿固定臂下落时的速度,保证铅锭在下落时不会直接落入铅合金熔炉的熔液中,从而避免了熔液的外溅。当铅合金熔炉炉内铅液较少时,还能防止下落的铅锭直接对铅合金熔炉的底部产生冲击,保证了铅合金熔炉的使用寿命,进而保障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因此,本技术具有防止铅液外溅和铅锭对铅合金熔炉炉底冲击的特点,从而能有效地保障保证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I一种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其结构如图I和图2所述,该装置包括固定臂I、活动臂3、安装架4、固定架5和伸缩装置7。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5,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4。固定臂I的上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I的下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的底部,固定臂I与铅合金熔炉2内壁的夹角为1(Γ20°,运输机6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I上端的正上方。活动臂3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5的上端,活动臂3的下端回转时与铅合金熔炉2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_ ;伸缩装置7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4的上端,伸缩装置7的另一端与活动臂3铰接,活动臂3的铰接轴距活动臂3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且小于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5的高度之和,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是指铅合金熔炉2内壁顶部至铅合金熔炉2底部的最大垂直距离。固定臂I、活动臂3和伸缩装置7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I的下端与活动臂3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I与活动臂3下部的夹角为2(Γ40°。固定臂I、活动臂3、安装架4、固定架5、运输机6和伸缩装置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面。在本实施例的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臂I为框架式结构,框架为型钢构成,框架固定有4飞根型钢,4飞根型钢平行于框架的长边;型钢为槽钢、工字钢、角钢中的一种。所述的活动臂3亦为框架式结构,框架为型钢构成,在活动臂3的下部固定有Γ5根型钢,4飞根型钢平行于活动臂3的长边;活动臂3的框架及其型钢与固定臂I的框架及其型钢相互对应交叉,型钢为槽钢、工字钢、角钢中的一种。所述的伸缩装置7为液压缸。实施例2一种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其结构如图I和图2所述,该装置包括固定臂I、活动臂3、安装架4、固定架5和伸缩装置7。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5,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4。固定臂I的上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I的下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的底部,固定臂I与铅合金熔炉2内壁的夹角为15 25°,运输机6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I上端的正上方。活动臂3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5的上端,活动臂3的下端回转时与铅合金熔炉2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_ ;伸缩装置7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4的上端,伸缩装置7的另一端与活动臂3铰接,活动臂3的铰接轴距活动臂3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且小于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5的高度之和,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是指铅合金熔炉2内壁顶部至铅合金熔炉2底部的最大垂直距离。固定臂I、活动臂3和伸缩装置7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I的下端与活动臂3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I与活动臂3下部的夹角为3(Γ50°。固定臂I、活动臂3、安装架4、固定架5、运输机6和伸缩装置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面。在本实施例的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臂I为框架式结构,框架为型钢构成,框架固定有3 4根型钢,3 4根型钢平行于框架的长边;型钢为槽钢、工字钢、角钢中的一种。所述的活动臂3为框架式结构,框架为型钢构成,在活动臂3的下部固定有3 4根型钢,3 4根型钢平行于活动臂3的长边;活动臂3的框架及其型钢与固定臂I的框架及其型钢相互对应交叉,型钢为槽钢、工字钢、角钢中的一种。所述的伸缩装置7为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固定臂(1)、活动臂(3)、安装架(4)、固定架(5)和伸缩装置(7);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5),在铅合金熔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4);固定臂(1)的上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1)的下端固定在铅合金熔炉(2)的底部,固定臂(1)与铅合金熔炉(2)内壁的夹角为10~30°,运输机(6)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1)上端的正上方;活动臂(3)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5)的上端,活动臂(3)的下端回转时与铅合金熔炉(2)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mm;伸缩装置(7)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4)的上端,伸缩装置(7)的另一端与活动臂(3)铰接,活动臂(3)的铰接轴距活动臂(3)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且小于铅合金熔炉(2)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5)的高度之和;固定臂(1)、活动臂(3)和伸缩装置(7)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1)的下端与活动臂(3)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1)与活动臂(3)下部的夹角为20~60°;固定臂(1)、活动臂(3)、安装架(4)、固定架(5)、运输机(6)和伸缩装置(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