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舶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带密封环的高电位金属海水管路通舱管件。
技术介绍
通舱管件是船舶管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水密舱、甲板、舱柜等并能保持各自密封的管件。通舱管件一般由内管、连接面等组成,内管一方面通过连接面与管路连接面相连,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与舱壁等船舶结构相连,连接面可采用法兰、螺纹等形式,内管、连接面要保证系统介质不会泄漏。常用的通舱管件有带铜衬套通舱管件(CB 539-67)、钢通舱管件(CB/T 3480-92 )等,前者采用铜质内管,后者采用钢质内管。·当海水等高电导率介质流经相接触的异种金属时,会构成宏观腐蚀电池,导致低电位金属腐蚀加剧,这种腐蚀称之为电化学腐蚀。由于其腐蚀速率远远大于金属本身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必须严格防范。以钢铜为例,普通钢电极电位为-O. 6'0. 72V,硅黄铜电极电位为-O. 3^-0. 4V,海水一旦流经相接触的钢材、铜材,钢材就会迅速腐蚀。为了提高管系使用寿命,在船舶海水系统、液压系统等管系中大量使用了紫铜管、黄铜管、白铜管等高电位金属管路。这些管路穿过船体结构时若选用CB/T 3480-92等具有钢质内管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密封环的高电位金属海水管路通舱管件,其特征在于:由内管、套于内管上的本体、本体侧密封环、拧入法兰、拧入法兰侧密封环组成;所述内管、本体侧密封环、拧入法兰侧密封环采用高电位金属,本体和拧入法兰采用低电位金属;所述本体与内管同心,一端具有法兰连接用螺栓孔,所述本体侧密封环的内径与内管外径相同,内侧与本体和内管相连,外侧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拧入法兰与内管同心,拧入法兰具有法兰连接用螺栓孔,拧入法兰与本体构成螺纹副,所述拧入法兰侧密封环的内径与内管外径相同,内侧与拧入法兰和内管相连,外侧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内管在两侧分别与本体侧密封环、拧入法兰侧密封环的外侧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正清,景东风,秦子明,俞健,谢江辉,王晓东,王楠,蔡标华,李伟,白亚鹤,张德满,陈国锋,严智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