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719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包括内套筒,外套筒,内套筒套接固定在水下采油树帽本体上,所述外套筒套接于内套筒外侧并固定,所述内套筒上端外侧设置凸出的台肩,使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形成下端开口的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中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下部可向下伸出环形腔体外,所述内套筒、外套筒相接的部分紧密贴合,所述活塞环上端部与内套筒之间形成密闭的上活塞腔,所述外套筒与活塞环之间形成密闭的下活塞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钢圈取送工具,提高了采油树帽密封性能,缩短了金属密封钢圈的安装时间,减少了密封钢圈安装过程中的损坏,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采油树设备密封钢圈安装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在密封件与本体存在过盈配合时,对密封钢圈进行安装与取出的取送工具。
技术介绍
在采油树帽与采油树本体连接处,采油树本体内部与采油树帽本体的外部,存在K型金属密封钢圈,以密封采油树本体与采油树帽的连接。在现有采油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的安装技术中,采油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的安装一般都为手工操作,然而钢圈为达到密封效果,其配合一般为过盈配合,以人工方法难以实现或很难实现金属密封钢圈的安装,且无法安装到位,采用千斤顶等工具的安装容易造成金属密封钢圈的损坏,并最终造成采油树本体与采油树帽无法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可将金属密封钢圈安装到指定位置,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安装效率;此外还可避免金属密封钢圈在人工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包括内套筒4,外套筒5,所述内套筒4套接固定在水下采油树帽本体上,所述外套筒5套接于内套筒4外侧并固定,所述内套筒4上端外侧设置凸出的台肩,使所述外套筒5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下端开口的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中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活塞环9,所述活塞环9下部可向下伸出环形腔体夕卜,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相接的部分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向外凸出设置的台肩与外套筒5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内壁与内套筒4外壁密封贴合,所述外套筒5下端向内凸出设置的台肩与活塞环9外壁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部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上活塞腔42,所述外套筒5与活塞环9之间形成下活塞腔41,所述外套筒5上设置向上活塞腔42、下活塞腔41内打压的打压孔。优选的,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通过横向由外向内依次穿过外套筒5顶部及内套筒4顶部的紧固螺钉固定,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环9与内套筒4、外套筒5接触部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优选的,还包括呈罩状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罩住采油树帽本体轴端面,其底部边缘与内套筒4顶部相抵,所述支撑板3与采油树帽本体轴端面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包括外套环12,所述外套环12套接在水下采油树树帽轴外侧并与所述活塞环9底部卡接,所述外套环12内部嵌入设置嵌入环13,所述外套环12下部的中心孔径大于待取出的金属密封钢圈外径,所述嵌入环13内圈具有与待取出的金属密封钢圈环形凹陷配合卡接的凸出部131。优选的,所述外套环12由两个半环形的结构构成,且在安装过程中由螺栓连接固定形成整个圆环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套环12上部内圈环形的设置凸出的凸起121,所述活塞环底部外侧设置与所述凸起121配合的凹槽9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运用活塞原理,在装配密封钢圈时,通过上部打压使活塞向下移动,压迫密封钢圈安装到合适位置。取出密封钢圈时,通过下部打压,使活塞向上移动,提升密封钢圈,从而将密封钢圈顺利取出;提高了采油树帽的密封性能,并大大缩短了金属密封钢圈的安装时间,减少了密封钢圈安装过程中的损坏,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活塞环9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所指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4-内套筒5-外套筒41-下活塞腔42-上活塞腔9_活塞环3_支撑板12-外套环13-嵌入环131-凸出部121-凸起92-凹槽6-紧固螺钉7,8,10-0型密封圈1-螺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如图1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包括内套筒4,外套筒5,所述内套筒4套接固定在水下采油树帽本体上,所述外套筒5套接于内套筒4外侧并固定,所述内套筒4上端外侧设置凸出的台肩,使所述外套筒5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环形的下端开口的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中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活塞环9,所述活塞环9下部可向下伸出环形腔体外,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相接的部分紧密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向外凸出设置的台肩与外套筒5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内壁与内套筒4外壁密封贴合,所述外套筒5下端向内凸出设置的台肩与活塞环9外壁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部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上活塞腔42,所述外套筒5与活塞环9之间形成下活塞腔41,所述外套筒5上设置向上活塞腔42、下活塞腔41内打压的打压孔。本实施例中,工作时,所述活塞环9的下端面与待安装的金属密封钢圈相抵,通过向所述上活塞腔42中加压,拖动所述活塞环9下部向下伸出环形腔体外,进而将待安装的金属密封钢圈推至采油树轴外需要过盈密封的部位,由于活塞环9的下端面与金属密封钢圈施加的向下力是均匀分布的,避免了金属密封钢圈因受力不均产生的损伤,同时无需工人费力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另外采用该种方式安装金属密封钢圈速度很快,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与活塞环9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通过横向由外向内依次穿过外套筒5顶部及内套筒4顶部的紧固螺钉6固定,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7、8、10,所述活塞环9与内套筒4、外套筒5接触部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7、8、10,该结构提高了上活塞腔42、下活塞腔41的密封性能,降低了外部打压所需耗费的能量,减少了损耗,降低了工作成本。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工具工作时,金属钢圈对工具整体施加反向的推力,因此,为了使取送工具与采油树帽本体固定更牢固,进一步设置了呈罩状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罩住采油树帽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采油树树帽环空金属密封钢圈取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4),外套筒(5),所述内套筒(4)套接固定在水下采油树帽本体上,所述外套筒(5)套接于内套筒(4)外侧并固定,所述内套筒(4)上端外侧设置凸出的台肩,使所述外套筒(5)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下端开口的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中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活塞环(9),所述活塞环(9)下部可向下伸出环形腔体外,所述内套筒(4)、外套筒(5)相接的部分密封贴合, 所述活塞环(9)上端向外凸出设置的台肩与外套筒(5)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内壁与内套筒(4)外壁密封贴合,所述外套筒(5)下端向内凸出设置的台肩与活塞环(9)外壁密封贴合;所述活塞环(9)上端部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上活塞腔(42),所述外套筒(5)与活塞环(9)之间形成下活塞腔(41),所述外套筒(5)上设置向上活塞腔(42)、下活塞腔(41)内打压的打压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举李博梁斌施佳齐效文黄河汪伟俊涂再君许淑峰汤有兵
申请(专利权)人: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