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本装置由顶面钢板和钢桁架焊接组装成型,顶面钢板底面设有横纵向加劲肋;上下弦杆平行设置,腹杆包括竖向和斜向杆件,腹杆与上下弦杆通过节点钢板焊接;本装置安装利用混凝土桥面板下主梁之间的有效空间,顶面钢板密贴桥面板底面,下弦杆两端锚板分别与相邻主梁的侧面用锚栓锚固,为装置提供支撑。此装置可改善开裂混凝土桥面板受力,确保桥梁结构和桥面行车安全,加强主梁之间横向联系。它具有组装加工简便、预埋施工方便、安装拆除简单、外观轻巧美观、不影响桥面交通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主梁桥面板与梁肋及横隔板相连,将车辆荷载传递给主梁,在直接承受车辆轮压荷载的同时,又是主梁截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梁梁肋相比,桥面板一般较薄,由于桥面铺装和防水层的损坏以及渗漏水的作用,在水侵蚀、碳化作用及活载作用下,混凝土桥面板易发生开裂、破损等病害。此种病害进一步发展至严重时,桥面板易发生塌陷等险情。尤其一些旧桥,其混凝土桥面板原设计较薄,当使用荷载发生提级变化或超载时,安全储备不足。由于桥面板通常覆盖于桥面铺装之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是险情时,其破损范围、程度不易判断,很难采用粘钢或喷射混凝土等措施进行补强。一般采用临时覆盖钢板或凿除破损混凝土并重新浇注的方式进行防护和维修,有时也进行桥下满搭支架方式进行临时防护。覆盖钢板只能临时应对桥面板局部开裂和破损险情,不适用大面积桥面板病害,且覆盖钢板的表面不防滑问题会对桥面行车产生不利影响。桥下搭设支架临时支撑防护,将占用桥下空间,影响桥下道路通行。重新浇注桥面板的维修方式中凿除旧混凝土、重新梳理并绑扎钢筋和浇注桥面板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尤其是混凝土养生时间,即使采用快硬早强材料,也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在现况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的前提下,此种维修方式势必对道路交通产生严重影响。本技术属于出现上述桥面板病害或险情发生时的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它具有组装加工简便、预埋施工方便、安装拆除快速简单、外观轻巧美观、不影响桥面交通的优点;此装置可改善开裂混凝土桥面板受力,确保桥梁结构和桥面行车安全,加强主梁之间横向联系;同时此装置还可通过在顶面钢板上焊接剪力键等措施,与新浇注桥面板混凝土共同受力,作为永久构件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它包括顶面钢板、上弦杆、下弦杆、腹杆、锚板、锚栓,顶面钢板底面设有加劲肋,顶面钢板底面中线上设有上弦杆,上弦杆下面一定距离平行地设有下弦杆,用腹杆连接上弦杆和下弦杆形成钢桁架,下弦杆两端的截面上分别设有锚板,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形成桁架格构式结构。顶面钢板底面横向和纵向均设有加劲肋,腹杆包括斜向杆件和竖向杆件,腹杆与上弦杆、下弦杆通过节点钢板连接。在所述的顶面钢板上加设橡胶垫板。所述的各部件均采用常规型钢构件,顶面钢板、锚板、加劲肋采用钢板,上弦杆、下弦杆采用槽钢,腹杆采用槽钢或角钢,所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本技术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对桥面、桥下交通影响大以及工期等问题,采用桁架格构式支撑装置不但改善桥面板受力,确保桥梁结构与行车安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主梁之间的横向联系,更可为桥面板维修争取有利时机与条件。本装置各部件均采用常规型钢构件,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组装简便快捷,便于构件厂批量组装生产。采用镀锌等措施保证其耐久性能。支撑装置可快速安装和拆除,安装施工在桥下进行,对桥面交通影响小;有了支撑装置的安全保障后,桥面板维修可选择在交通压力相对较小时进行施工;此种支撑装置重量较轻,对主梁承载能力影响小;通过在顶面钢板焊接剪力键等方式,此种支撑装置可永久·性作为桥面板结构的一部分。本装置可重复利用,在T型、Π型和箱形等城市桥梁桥面板维修改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支撑装置正立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装置侧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它包括顶面钢板I、上弦杆2、下弦杆3、腹杆4、锚板5、锚栓6,顶面钢板I底面设有加劲肋7,顶面钢板I底面中线上设有上弦杆2,上弦杆2下面一定距离平行地设有下弦杆3,用腹杆4连接上弦杆2和下弦杆3形成钢桁架,下弦杆3两端的截面上分别设有锚板5,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形成桁架格构式结构;本装置安装在混凝土桥下的两个主梁间,顶面钢板I紧靠桥面板底面,两个锚板5分别与相邻主梁的侧面用锚栓6锚固。顶面钢板I底面横向和纵向均设有加劲肋7,腹杆4包括斜向杆件和竖向杆件,腹杆与上弦杆、下弦杆通过节点钢板连接。在所述的顶面钢板I上加设橡胶垫板,安装时在下弦杆3施加适当顶力,使本装置顶面与桥面板底面密贴。所述的各部件均采用常规型钢构件,顶面钢板I、锚板5、加劲肋7采用钢板,上弦杆2、下弦杆3采用槽钢,腹杆4采用槽钢或角钢,所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本装置在施工现场整体安装、迅速快捷,不影响桥面交通。由于自身重量较轻,采用小型液压升降设备即可进行装置安装施工。为适应不同的桥梁横坡与纵坡坡度,支撑装置顶面钢板上加设橡胶垫板,安装时施加适当顶力,可保证装置顶面与桥面板底面密贴。支撑装置重量较轻,对主梁承载能力影响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主梁之间的横向联系。此装置改善桥面板受力的同时,桥梁主体结构不需进行任何其他加固措施。本支撑装置作为承重结构,通过设计计算采用桁架格构式型钢组合构件,对存在严重病害并形成险情的混凝土桥面板进行有效支撑。在桥面板大修之前,起到确保桥梁结构和桥面行车安全的作用,为桥面板大修赢得适宜的施工条件与时机。桥面板大修时,可在顶面钢板上焊接剪力键,支撑装置与新浇注桥面板共同作用,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具有组装加工简便、预埋施工方便、安装拆除简单、外观轻巧美观以及不中断交通的特点。实施例一我市西南三环某桥,混凝土桥面板出现开裂破损病害,严重影响荷载横向传递,并有发生险情的安全隐患。由于混凝土施工温度和交通压力等因素,桥面板大修施工暂不能实施。为确保桥梁结构与行车安全,混凝土桥面板底面安装此桁架格构式支撑装置,对存在严重病害的桥面板进行有效支撑。支撑装置重量较轻,经计算分析对主梁承载能力影响较小。采用此种装置改善了桥面板受力状态,加强了主梁之间横向联系,确保桥面板大修实施前桥梁结构与桥面行车安全的同时,更为桥面板大修赢得了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 会效益。工程实施中,支撑装置顶面钢板、上弦杆、下弦杆、腹杆及配套的节点钢板等在钢结构厂批量预制组装,所以钢结构采用镀锌防腐保证耐久性能。实际施工中,锚板与锚栓现场预埋安装完成后,应用小型液压升降设备进行支撑装置安装。现场安装时在下弦杆处施加适当顶力,保证顶面钢板通过橡胶垫板与桥面板底面密贴。所以支撑装置施工内容均在桥下进行,对桥面交通未产生影响。桥面板大修时,在顶面钢板上焊接剪力键,支撑装置与新浇注桥面板共同作用,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此支撑装置有效利用了主梁之间的桥下空间,结构轻巧,整体协调美观。权利要求1.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它包括顶面钢板(I)、上弦杆(2)、下弦杆(3)、腹杆(4)、锚板(5)、锚栓(6),其特征在于顶面钢板(I)底面设有加劲肋(7),顶面钢板(I)底面中线上设有上弦杆(2),上弦杆(2)下面一定距离平行地设有下弦杆(3),用腹杆(4)连接上弦杆(2)和下弦杆(3)形成钢桁架,下弦杆(3)两端的截面上分别设有锚板(5),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形成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架格构式混凝土桥面板加固支撑装置,它包括:顶面钢板(1)、上弦杆(2)、下弦杆(3)、腹杆(4)、锚板(5)、锚栓(6),其特征在于:顶面钢板(1)底面设有加劲肋(7),顶面钢板(1)底面中线上设有上弦杆(2),上弦杆(2)下面一定距离平行地设有下弦杆(3),用腹杆(4)连接上弦杆(2)和下弦杆(3)形成钢桁架,下弦杆(3)两端的截面上分别设有锚板(5),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形成桁架格构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航,张恺,张连普,秦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